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49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蒙煤制油气合作将敲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应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21日抵达乌兰巴托,开始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11年来对蒙古国的首次访问,也是习主席上任以来再次专程访问单个国家。外界纷纷猜测中蒙能源合作将迎来巨大机遇。

    中方明确表示,此访中,中蒙将进一步明确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经贸合作思路。这被视为中蒙将在矿产、基建、金融领域互送“大礼”。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王帆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对能源需求量大,蒙古国有资源优势,但其还处于“资源兴国”的起步阶段,缺少资金和技术,这些中国都可以提供。

    中蒙俄三方或将在访问期间签署一系列燃气项目和供应协议、管道修建合同,此举将帮助中国扩充能源供应,上述协议预计将在2019年投产,其中95%的产量将通过管道运往中国。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盖志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主要从蒙古国进口原煤等原材料,预计习主席此次出访或涉及能源高新技术合作内容。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有助于中国能源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同时可以避免万一海运的不畅通给国内能源价格带来的波动。

    此前有消息传出,蒙古国可能将在8月份中国高层领导到访期间,与中国石化签订燃气项目和供应协议。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确切答复。业内人士表示,中蒙加强能源合作是大势所趋,互补性明显,若该项目得以落实,中蒙能源合作将实现名副其实的双赢,开辟全产业链合作模式的新思路。

    在煤制气项目推动之前,中蒙之间煤炭贸易大都是没经过加工的煤炭直接出口。中国煤炭市场网国际部经理韩雷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介绍,蒙古国煤炭储量巨大,开采出的煤质也很好,而本国消化的能力非常小,又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绝大部分出口都流向了中国。

    蒙古“煤制油气”带来双赢局面

    7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上半年天然气运行快报统计。统计显示,上半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887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约合283亿立方米。这意味着上半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1.9%,相比去年全年30%又有小幅增长。

    能源局专家认为,在天然气需求猛增的情况下,必须多途径供给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潜力有限。只有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力图实现天然气的自给自足,才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发展煤制气的国家,煤制气技术不断趋于成熟,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国家能源局22日对外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煤制油(气)“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的方针和“坚持量水而行、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

    考虑到我国煤炭产地对于煤制气项目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未来国内煤制气对于天然气消费结构的支持有限。因此增加蒙古外来“煤制气”气源是不错的选择。对于两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多方面来说,是都能获益的局面。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2 08:50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