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807|回复: 0
收起左侧

煤企待自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面对煤市困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救市”,如限制进口煤等。不过,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限制进口煤能否成为解决国内煤市颓势的“良药”?

    2008年,中国取消进口煤炭关税之后,在短短的5年间,进口煤炭从无到有,迅速扩张。虽然进口煤总量不大,但对国内价格的利空杠杆作用却非常明显,对国内煤炭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煤炭在我国很长时间内仍然是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也鼓励进口资源性产品,煤炭作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能源,自然也在其中。正如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董焰所言:现在不宜对进口煤开征关税。还是要争取多进口一些,国内的资源应细水长流,市场对进口煤炭是欢迎的,现在需要的是有关部门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看到进口煤冲击国内煤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

    面对国内煤价不断下跌,煤市持续低迷,煤炭企业为维持经营,不得不纷纷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煤炭市场化。从某种程度上,这不得不说也有进口煤“倒逼”的功劳。并且,如果仓促限制进口煤,进口煤减少后,国内大型煤企就可以把控市场、肆无忌惮地提升煤价;当煤价抬高之后,即使有关税限制,最后还是会挡不住进口煤的“洪水滔天”,限制进口的作用有多大很难说。限制劣质煤进口,实际上是隐含地认定劣质煤利用技术停滞不变,必须使用优质进口煤,方能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事实上,劣质煤利用恰恰是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

    近10年来,煤炭价格持续猛涨和政府控制污染排放力度加大,双重压力已经有效地激励了燃煤火力发电厂等煤炭消费企业的技术创新。现如今,政府就相当于溺爱孩子的父母,而煤企就是淘气的孩子,父母教育孩子就是要给他们指明方向看清前进的道路,而不是亦步亦趋为他铺平所有的路。为了让煤企脱困,就限制进口煤,是不是过于“溺爱”?所以,限制进口煤政策需我们细细思量。“打铁还需自身硬”,“硬 ” 在哪里?“硬”在煤企自身建设科学化,“硬”在煤炭市场环节协调化,“硬”在煤企退出等市场机制合理化。中国煤炭企业不经历国际市场的冲击,如何能有竞争力?不经历不断的艰苦探索,如何才能不断前进?不经历不断的磨练,如何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2 09:4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