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060|回复: 0
收起左侧

煤化工企业 资源、规模优势是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4 09:14:2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煤化工企业 资源、规模优势是关键

煤化工企业 资源、规模优势是关键



煤化工企业
资源、规模优势是关键



◆目前在业内引起关注的煤化工,主要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醇醚类的新型现代煤化工,像煤焦化、
氯碱和合成氨制尿素等都属于传统煤化工。
    ◆高油价是发展煤化工、尤其是现代新型煤化工的最根本原因。我国是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因此发展煤
化工尤其是新型煤化工不仅是出于经济性的考虑,更是出于国家能源安全性的考虑,但由于煤化工是高耗能、
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同时还面临着技术、市场和资源环境约束的风险,因此发展煤化工既有机遇也有很大
的风险。
    ◆国家批准试点的煤制油项目主要有神华、兖矿、潞安和伊泰四家,前三家是集团公司在操作,只有伊泰
项目有上市公司参与。前三家都承诺,在合适时机将煤制油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由于我国并无煤制油项目的大
规模工业化生产经验,装置的磨合期需要较长的时间,真正的盈利和资产注入可能要在2009年以后,所以煤
制油项目短期内对相关上市公司并无实质性影响,长期看还是重大利好。
    ◆煤制烯烃,也无大规模工业化的先例,目前还处于工业示范试验阶段,准备上马煤制烯烃的上市公司很
多,但要想成功工业生产并保持连续顺利开车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作为替代汽、柴油和民用燃气的煤制甲醇、二甲醚,在生产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目前需要应用技术的
突破和政策的支持,其发展取决于醇醚燃料在全国的推广力度。
    ◆在涉及煤化工的上市公司中,我们看好拥有煤炭资源而且规模优势突出的优势企业,例如中煤能源、远
兴能源、广汇股份、山西三维、云维股份、中泰化学、英力特等公司。
  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117家大型煤化工企业,现代气化炉385座,从产品类型上来看,37%是各类化
工产品、36%是间接合成油、19%用于发电。全球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能年均增长5%,略高于化工行
业平均3.6%的水平。
高油价是煤化工发展的直接动因
  高企的国际原油价格是促使煤化工再次得到重视的直接动因。以原油和煤炭的单位热值来衡量,目前煤炭
的价格只有原油价格的1/5左右(见表1),以煤炭来代替石油作为化工产品的原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主要行业状况
  1.煤制油
  煤制油两条工艺路线——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是在粉煤浆中加入气态氢,通过催化剂作用,
提高氢碳比,将固态的煤变成液态的直链烷烃燃料和化工原料。煤间接液化是指先把煤炭气化,生成合成气,
然后合成油(F-T工艺);或者由合成气先合成甲醇,再由甲醇转化为汽油(Mobil工艺)。
  煤制油存在的风险:首先是工业化的风险,因为煤制油在国际上除南非外,并无其他大规模工业化装置成
熟运作的经验,而且投资规模巨大,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其次是资源环境约束的风险,我国产煤区基本上是
缺水的地区,而煤制油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同时还会排放大量的三废,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其次是
成本和市场风险,只有在高油价下,煤制油才具备生产的经济价值,同时还有一个市场销售的问题,这也需要
国家政策的配合。
  2.煤制烯烃
  煤制烯烃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煤化工技术,其过程分为煤气化制合成气、合成气制甲醇、甲醇制烯烃3个步
骤。目前的几种工艺如环球石油公司(UOP)的MTO技术、德国鲁奇公司的MTP 技术和大连化物所的DMTO技术都
完成中试(见表2),但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案例不多。尼日利亚和伊朗都准备建设一座甲醇制烯烃工厂,产能分
别为40万t/a和10万t/a。而我国目前共有6个大型的甲醇制烯烃在建项目,烯烃产能合计325万t/a,累
计将年消耗甲醇达996万t。
  和煤基醇醚燃料不同的是煤制油和煤制烯烃的市场销售基本不存在问题,而且成本低廉,以煤炭200元/t
左右坑口价来计算,煤的成本价格大约和22~28美元/桶的原油相当。其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否成功工业化运作,
并保持长时间的开车顺利。
  3.醇醚燃料
  在国际能源价格一路高涨的今天,甲醇和二甲醚还有另一项新的应用,那就是替代汽、柴油以及LPG作为
清洁燃料使用。目前相关的产品标准正在制定,其中《M15车用甲醇汽油》、《变性燃料甲醇》和《高比例车用
甲醇汽油》有望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而《城镇燃气用二甲醚》的行业标准已经于2008年初开始实施。
  我国2007年汽、柴油的消费量分别为5555万t、12466t,LPG的消费量为2288万t,这其中有多少可以
被醇醚燃料替代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推行的力度。假设M15甲醇汽油、DME替代LPG和柴油能在全国得
到推广,分别以60%和30%的使用率来计算,将产生约500万t的甲醇需求和980万t的DME,这样直接和间接
作为燃料使用的甲醇需求将比2006年增加1730万t,这个数量约为2007年全国甲醇消费量的1.56倍,而且
这还没有包括煤制烯烃的甲醇需求(假设煤制烯烃项目全部用自带甲醇装置)。近年我国甲醇、二甲醚消费统
计见表3、4。
我国目前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70多家,2007年底的甲醇总产能约1486万t/a,国内产量1012万t,表观
消费量约1104万t。预计到2010年全国有望再增加甲醇产能1700万t/a,其中约73%是以煤炭和焦炉气为原
料的。根据国内甲醇产能扩张的速度和我们对甲醇下游的需求分析,如果国内二甲醚和甲醇汽油的全国推广比
较顺利,其市场需求能够达到我们预测水平的话,甲醇市场严重过剩的现象则不太可能会发生。
发展的关键问题
  和石油化工相比,煤化工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但环境污染大,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排放大量的CO2、SO2,
对水资源的破坏更大,一般生产1t油需要4~5t煤,同时需要消耗10~12t水,而生产1t甲醇要消耗15~17t
水。我国煤炭资源67%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和宁夏四省,这几个地区的水资源只占全国的3.85%,大规模
发展煤化工必将受到水资源的限制。
  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国
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同时指出,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t/a以
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t/a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t/a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
  除了环境的压力外,物流和运输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新型煤化工产品的市场大多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而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地区大多地处西部。这些煤化工项目产能全部释放后,运力将成为一大问题,如果全部
采用汽车运输的方式,将会由于成本上升而失去竞争力。
根据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全国将形成黄河中下游、蒙东、黑东、
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七大煤化工产业区,而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造甲醇、二甲醚将分别达到3000
万t/a、800万t/a、6600万t/a和2000万t/a。
  在涉及煤化工的上市公司中,我们看好拥有煤炭资源而且规模优势突出的优势企业,例如中煤能源、远兴
能源、广汇股份、山西三维、云维股份等公司。

表1  三大能源的价格比较
                           原油          天然气           煤炭
出厂价格                100美元/桶      0.90元/m3      550元/t
单位热值                 5.8Mbtu        0.03577Mbtu     24.06Mbtu
单位热值价格(元/Mbtu)      120.68       25.16           22.89
国内能源比价关系           1            0.21            0.19
国际能源比价关系           1            0.6~0.8        0.2~0.4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发中心(汇率以0.70计算)





表2  MTO和DMTO各技术指标对比
                         MTO                   DMTO
中试规模                75t/d               50t/d
原料                    甲醇               二甲醚
原料消耗                2.659             1.845(2.567甲醇)
产品质量分数;乙烯     34~46                49
乙烯+丙烯              76~79               >79
乙烯+丙烯+丁烯         85~90                87

表3  甲醇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万t
                    产能             开工率                 产量            甲醇总需求量
下游产品       2006年  2010年E    2006年  2010年E   2006年  2010年E   2006年  2010年E
甲醛           1310    1500        61.8%      72%      810      1080       380        510
醋酸           140     680         84.5%      88%      120       600        76        360
二甲醚         93      1073        32.5%      80%       30       980        45       1370
甲醇汽油    —     —     —      —       —        —       120            500
MTBE        —     —     —      —       —        —        45            60
其他        —     —     —      —       —        —       150            260
合计        —     —     —      —       —        —       816            3060

表4  二甲醚下游消费市场预测税                  万t
用途                    2005年消费量  2006年消费量  2010年E消费量   复合增长率
气雾剂等                      3.0       3.2             4.0           6.0%
民用燃料(代替LPG)            17.0      28.0           230.0         152.3%
车用燃料(代替柴油)           0.3       0.6             750.0         416.2%
化工原料                     1.5       1.7             2.1           6.9%
燃气发电                  潜在市场     潜在市场      潜在市场           —   
合计                         21.8      33.5           986.1            —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8 19:58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