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758|回复: 1
收起左侧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 第二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2 02:17:4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2.4
煤质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序号术语名称英文术语定
义符号允许使用
的同义词停止使用
的同义词
2.4.1收到基as
received
basis

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
ar应用基

2.4.2空气
干燥基air
dried
basis

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
ad
分析基
2.4.3干燥基dry
basis

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
d干基

2.4.4干燥
无灰基dry
ash—free

basis

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daf
可燃基
2.4.5干燥无矿
物质基dry
mineralmat-ter
free
basis

以假想无水、无矿物质状态的煤为基准
dmmf
有机基
2.4.6恒湿
无灰基moist
ashfree
basis

以假想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maf


2.4.7恒湿无矿
物质基moist
mineral—matterfree
basis

以假想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矿物质状态的煤为基准
m,
mmf





2.5
煤的工艺性试验

序号术语名称英文术语定
义符号允许使用
的同义词停止使用
的同义词
2.5.1
结焦性
coking
property

煤经干馏结成焦炭的性能




2.5.2
粘结性
caking
property

煤在干馏时粘结其本身或外加惰性物质的能力




2.5.3
塑性
plastic
property

煤在干馏时形成的胶质体的粘稠、流动、透气等性能




2.5.4
膨胀性
swelling
property

煤在干馏时体积发生膨胀或收缩的性能




2.5.5
胶质
层指数
(Sapozhnikov)
plastometer

indices

由勒·姆·萨波日尼柯夫提出的一种表征烟煤结焦性的指标,以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最终收缩度X值等表示




2.5.6
罗加指数
Roga
index

由布·罗加提出的一种表征烟煤粘结无烟煤能力的指标
R.I.


2.5.7
粘结指数
caking
index
G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表征烟煤粘结性的指标
GR.I.G指数

2.5.8坩埚膨
胀序数crucible
swelling
number;free
swelling
index

以煤在坩埚中加热所得焦块膨胀程度的序号表征煤的膨胀性和粘结性的指标
CSN
自由膨胀
指数
2.5.9奥亚
膨胀度Audiberts-Arnu
dilatation

由奥迪勃斯和亚尼二人提出的、以膨胀度(b)和收缩度(a)等参数表征烟煤膨胀性和粘结性的指标




2.5.10基氏
流动度Gieseler
fluidity

由基斯勒尔提出的以测得的最大流动度表征烟煤塑性的指标




2.5.11葛金干馏
试验Gray—King
assay

由葛莱和金二人提出的煤低温干馏试验方法,用以测定热分解产物收率和焦型




2.5.12铝甑干馏
试验Fisher—Schrader
assay

由费舍尔和史莱德二人提出的低温干馏试验方法,用以测定焦油、半焦、热解水收率




2.5.13抗碎强度resistance
to

breakage

一定粒度的煤样自由落下后抗破碎的能力


机械强度
2.5.14热稳定性thermal
stability

一定粒度的煤样受热后保持规定粒度的性能
TS


2.5.15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Carboxyre-activity

煤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的能力
α


2.5.16结渣性clinkering
property

在气化或燃烧过程中,煤灰受热、软化、熔融而结渣的性质
Clin


2.5.17可磨性grindability
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




2.5.18哈氏可磨
性指数Hardgrove
grindability
index

用哈氏仪测定的可磨性表示硬煤被磨细的难易程度
HGI


2.5.19磨损性abrasiveness

煤磨碎时对金属件的磨损能力




2.5.20灰熔融性ash
fusibility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变形、软化和流动特征物理状态


灰熔点
2.5.21灰粘度ash
viscosity

灰在熔融状态下的粘度




2.5.22灰的酸度ash
acidity

灰中酸性组分(硅、铝、钛等的氧化物)与碱性组分(铁、钙、镁、锰等的氧化物)之比




2.5.23灰的碱度ash
basicity

灰中碱性组分(铁、钙、镁、锰等的氧化物)与酸性组分(硅、铝、钛等的氧化物)之比




2.5.24透光率transmittance

褐煤、长焰煤在规定条件下用硝酸与磷酸的混合液处理后所得溶液的透光率
PM


2.5.25酸性基acidic
groups

煤中呈酸性的含氧官能团的总称,主要为羧基和酚羟基

总酸性基

2.5.26腐植酸humic
acid

煤中能溶于稀苛性碱和焦磷酸钠溶液的一组多种缩合的酸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
HAt总腐植酸

2.5.27游离
腐植酸free
humic
acid

酸性基保持游离状态的腐植酸,在实际测定中包括与钾、钠结合的腐植酸
HAf


2.5.28结合
腐植酸combined
humic
acid

酸性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腐植酸。在实际测定中,不包括与钾、钠结合的腐植酸




2.5.29黑腐植酸pyrotomalenic
acid

一组分子量较大的腐植酸,一般呈黑色,能溶于稀苛性碱溶液,不溶于稀酸和丙酮




2.5.30黄腐植酸fulvic
acid

一组分子量较小的腐植酸,一般呈黄色,能溶于水、稀酸和碱溶液




2.5.31棕腐植酸hymatomalenic
acid

一组分子量中等的腐植酸,一般呈棕色,能溶于稀苛性碱溶液和丙酮,不容于稀酸




2.5.32苯萃取物benzene
extracts;benzene
soluble
extracts

褐煤中能溶于苯的部分,主要成分为蜡和树脂
EB苯抽出物褐煤蜡



2.6
煤的分类

序号术语名称英文术语定
义符号允许使用
的同义词停止使用
的同义词
2.6.1类别class

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把煤划分成的大类




2.6.2小类group

根据煤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大类进一步细分成的小类




2.6.3褐煤brown
coal;
lignite

煤化程度低的煤,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或呈沥青光泽,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HM


2.6.4烟煤bituminous
coal

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大,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YM


2.6.5无烟煤anthracite

煤化程度高的煤,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WY白煤

2.6.6硬煤hard
coal

一般指烟煤和无烟煤的总称,或者指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大于24MJ/kg的煤,以及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等于或小于24MJ/kg,但镜质体平均随机反射率等于或大于0.6%的煤




2.6.7长焰煤long
flame
coal

变质程度最低,挥发分最高的烟煤,一般不结焦,燃烧时火焰长
CY


2.6.8气煤gas
coal

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焦炭多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
QM


2.6.9肥煤fat
coal

变质程度中等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的焦炭,但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




2.6.10焦煤coking
coal

变质程度较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生成的胶质体热稳定性好,所得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强度高
JM


2.6.11瘦煤lean
coal

变质程度高的烟煤。单独炼焦时,大部分能结焦。焦炭的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较差,耐磨强度低
SM


2.6.121/3焦煤1/3
coking
coal

介于焦煤、肥煤与气煤之间的含中等或较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强度较高的焦炭
1/3JM


2.6.13气肥煤gas?fat
coal

挥发分高、粘结性强的烟煤。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煤气和胶质体,但不能生成强度高的焦炭
QF


2.6.141/2中
粘煤1/2
medium
caking
coal

粘结性介于气煤和弱粘煤之间的、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
1/2
ZN


2.6.15贫瘦煤meager
lean
coal

变质程度高,粘结性较差、挥发分低的烟煤。结焦性低于瘦煤
PS


2.6.16贫煤meager
coal

变质程度高、挥发分最低的烟煤。不结焦
PM


2.6.17不粘煤Non-caking
coal

变质程度较低的、挥发分范围较宽、无粘结性的烟煤
BN


2.6.18弱粘煤weakly
caking
coal

变质程度较低、挥发分范围较宽的烟煤。粘结性介于不粘煤和1/2中粘煤之间
RN


2.6.19天然焦carbonite

煤层中的煤因受岩浆热的影响而形成的焦炭


自然焦
2.6.20风化煤weathered
coal

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含氧量增高,发热量降低,并含有再生腐植酸等明显变化的煤







2.7
煤质分析常用数理统计术语

序号术语名称英文术语定
义符号允许使用
的同义词停止使用
的同义词
2.7.1观测值observations

在试验中所测量或观测到的数值




2.7.2极差range

一组观测值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值




2.7.3偏差deviation

一个观测值与一个规定值之间的差值




2.7.4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

各观测值与其平均值差值(取绝对值)的平均值




2.7.5总体Population;
universe

作为数理统计对象的全部观测值


母体
2.7.6个体individual

总体中的一个,即指一个观测值




2.7.7总体
平均值population
mean

总体中全部观测值的平均值
μ


2.7.8方差variance

各观测值与其平均值差值的平方和除以自由度
V
S2
2.7.9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方差的平方根
S

标准差

2.7.10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标准偏差占平均值(取绝对值)的百分数
V


2.7.11真值true
value

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




2.7.12误差error

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7.13系统误差bias

观测值比真值系统偏高或系统偏低的误差




2.7.14随机误差random
error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7.15精密度precision

一组观测值互相接近的程度




2.7.16准确度accuracy

观测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2.7.17允许差tolerance

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两个或多个观测值之间允许的最大差值




2.7.18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同一试验室中,由同一操作者,用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于短期内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间的差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




2.7.19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不同试验室中,对从试样缩制最后阶段的同一试样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




2.7.20置信度degree
of
confidence;confidence
probability;
confidence
level;confidence
coefficient

统计推断的可靠程度,常以概率表示




2.7.21临界值critical
value

统计检验时,接受或拒绝的界限值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7 22:05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