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4296|回复: 10
收起左侧

催化裂化主分馏塔模拟 一直出错,请帮忙看下哪里有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EVERE ERROR
      VAPOR OR LIQUID FLOW ON STAGE  20 IS TENDING TO DISAPPEAR.  PLEASE
      REVIEW REFLUX/BOILUP SPECIFICATIONS, AND DUTY SPECIFICATIONS FOR
      HEATERS AND/OR PUMPAROUNDS.

不管怎么调整,总是会有某个塔板干了,我表示快崩溃了,请各位帮帮忙!

备注:工艺流程简述:
      分馏塔(C-2201)上部有12层导向浮阀塔盘,中下部有20层舌形塔盘,底部共装有10层人字型挡板。来自沉降器的高温油气进入分馏塔人字挡板下部,与人字挡板顶部返回的275℃循环油浆逆流接触,油气自下而上被冷却洗涤,经分馏后得到气体、粗汽油、轻柴油、回炼油及油浆。为提供足够的内回流、取走塔内热量和使塔的负荷分配均匀,分馏塔分别设有四个循环回流。
分馏塔顶操作压力为0.21~0.22MPa(g),温度约128~138℃。油气自分馏塔顶馏出分两路,一路送至空冷器(Ec-2201/1~14),另一路与E-2219/1~6换热水换热,冷却至60~75℃后与从PX来的轻烃混合后进入分馏塔顶后冷器(E-2209/1~10)冷至40℃后与加氢汽提气、重整含硫气、常压轻烃混合进入油气分离器(D-2201)进行气液分离,D-2201压力为0.12~0.20MPa(g),不凝气进入气压机,冷凝的粗汽油用泵(P-2203/1~3)送往吸收稳定部分,分出的污水自流入含硫污水罐,然后用泵(P-2213/1.2)送至全厂污水汽提装置。
轻柴油由分馏塔第20层自流进入轻柴油汽提塔(C-2202),用蒸汽汽提后,由泵(P-2206/1.2)抽出,首先进入轻柴油蒸汽发生器发生1.0MPa蒸汽,然后进入空冷器冷却到60℃以下,大部分柴油作为产品送出装置,另外一小部分柴油至封油罐(D-2205)经封油泵P-2212/1.2送至各热油泵作封油用或送至各点作冲洗油用。
重柴油由分馏塔第13层或11层自流进入重柴油汽提塔(C-2203),用蒸汽汽提后,由泵(P-2208/1.2)抽出经重柴水槽E-2215冷却后出装置。
贫吸收油由分馏塔第20层由贫吸收油泵(P-2207/1.2)抽出,首先进入脱吸塔底重沸器(E-2303/1),再进入贫富吸收油换热器(E-2204/1.2)与富吸收油换热,再经空冷、水冷冷却到40℃作为再吸收剂送至再吸收塔,富吸收油从再吸收塔底抽出与贫吸收油换热至120~130℃后返回分馏塔第23层上部。
塔底油浆由油浆泵(P-2210/1~3)抽出,温度为340~360℃,其中一部分作为油浆循环;另一部分进入产品油浆水槽(E-2213)将油浆冷却至小于105℃送出装置。
分馏塔设立的四个循环回流,分别为顶回流、一中回流、二中回流和油浆循环回流。
顶循环回流用顶循环回流泵(P-2204/1~3)由分馏塔第29层抽出,温度约为152℃,首先引至气体脱硫装置溶剂再生塔底重沸器(E-5002/1),为其提供热源后分为两路:一路与新鲜水换热(E-2203),另一路与除盐水换热(E-2202/1.2),然后经顶循环回流冷却器(E-2205/1.2)冷却至70~80℃后返回分馏塔第32层塔盘。顶循环油也可通过跨线至再吸收塔作为吸收剂。
一中回流由泵(P-2205/1~3)从分馏塔第17层塔盘抽出,温度约为270℃,先作为脱吸塔底重沸器(E-2303)的热源,降温至190℃左右,然后进一中回流蒸汽发生器(E-2207),发生1.0MPa蒸汽,最后进一中回流后冷器(E-2211/1.2),冷却到160℃后返回第20层塔盘。
二中回流从分馏塔第3层塔盘自流进入回炼油罐(D-2202),温度约为360℃,然后用回炼油泵(P-2209/1~3)抽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为内回流返回第2层塔盘上;第二部分作为二中循环回流,首先作为稳定塔底重沸器(E-2304)热源,降温至250℃左右,然后返回第5层塔盘,当稳定不开或重沸器热负荷低时,二中回流进二中回流蒸汽发生器(E-2212)发生1.0MPa蒸汽,温度降至250℃左右返回第5层塔盘;第三部分去原料缓冲罐或提升管,在需要时回炼。
        循环油浆由油浆泵(P-2210/1~3)从塔底抽出,温度340~360℃,分别与原料油-油浆换热器E-2201/5、E-2201/1~4换热,然后进入油浆蒸汽发生器(E-2208/1~4)发生3.9MPa蒸汽,降温至275℃左右后分三部分:一部分返回人字挡板上部;另一部分返回人字挡板下部,以控制塔底温度不大于350℃(不注阻垢剂时)或355℃(注阻垢剂);第三部分经产品油浆水槽(E-2213)冷却后出装置。

 成长值: 37485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降低一下模块间的流率试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yingxiongmolu 发表于 2015-11-2 17:03
降低一下模块间的流率试试

有试过。 变量太多。不好试,我把其他的回流取消,直流顶循环和一中就可以收敛,但是加上其他的就会有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卧槽,改了下分析方法 ASTM D86。。。然后就成功了!!!!!我了个去。。。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分析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ASTM D86 改成什么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9 13:1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