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212|回复: 8
收起左侧

饱和蒸汽压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为什么操作压力大于当前温度的饱和蒸汽压时,液相仍然会气化?气化量怎么计算?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25摄氏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是2.34 kPa,在常压(101 kPa),也就是你说的操作压力下,水也会发生汽化,只是汽化量多少的问题。汽化量根据饱和蒸汽压算

点评

非常感谢,这个例子我也想到了,感觉要想找到理论依据,只能通过分子热运动来解释了:操作压力越高,分子逸出的几率越低,导致企划量减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9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捉虾米 发表于 2016-9-9 10:29
举个例子,25摄氏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是2.34 kPa,在常压(101 kPa),也就是你说的操作压力下,水也会发生 ...

感谢回复,这个例子我也想到了,不知道有没有理论模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捉虾米 发表于 2016-9-9 10:29
举个例子,25摄氏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是2.34 kPa,在常压(101 kPa),也就是你说的操作压力下,水也会发生 ...

非常感谢,这个例子我也想到了,感觉要想找到理论依据,只能通过分子热运动来解释了:操作压力越高,分子逸出的几率越低,导致企划量减小?

点评

压力越高或者温度越低,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增加,然后就是你说的逸出几率低,汽化量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9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天空序曲 发表于 2016-9-9 10:45
非常感谢,这个例子我也想到了,感觉要想找到理论依据,只能通过分子热运动来解释了:操作压力越高,分子 ...

压力越高或者温度越低,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增加,然后就是你说的逸出几率低,汽化量小了

点评

感谢您的回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9 1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捉虾米 发表于 2016-9-9 10:49
压力越高或者温度越低,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增加,然后就是你说的逸出几率低,汽化量小了

感谢您的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分压定律来计算就行。
温度越低,汽化量越少;
压力越高,汽化量站得比例越少,汽化量是不变的,如果温度不变的话。

点评

非常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mfsjpsq 发表于 2016-9-12 15:15
按照分压定律来计算就行。
温度越低,汽化量越少;
压力越高,汽化量站得比例越少,汽化量是不变的,如果 ...

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现象准确的说应该是蒸发吧。由于液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的平均动能的大小是跟液体本身的温度相适应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具有足够大动能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引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汽液体的蒸发液体的蒸发,这就是蒸发现象。飞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进入液体内部。如果飞出的分子多于飞回的,液体就在蒸发。
至于压力问题,是因为气态空间没有饱和的缘故吧,如果从宏观上停止了蒸发现象。但是微观上还是有的,只是平衡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0 09:45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