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60家
2017年以来,扬州市认真落实省263“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60家,化工企业总数已下降至461家,其中2017年关停96家。
今年初,市政府确定2018年全市目标任务为关停57家、转移1家化工企业。江都区则结合自身化工企业“小、散、乱”的具体情况,自加压力,明确今年关停125家化工企业的工作目标,比市下达目标新增98家。预计全市2018年关停170家、转移1家化工企业。
此外,我市还制订了《扬州市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全市共有14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内危化品生产企业需搬迁改造。其中,2018年底前关闭退出7家,2020年底前就地改造5家、异地迁建2家。目前,这14家企业已全部纳入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中予以统一推进。
整治黑臭水体,“一河一策”整改入河排污口
整治黑臭水体护佑一江清水,我市强化入河排污口整改的“源头治理”,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的复核与调查摸底工作。
市水利部门在2017年长江经济带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査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对已上报的规模以上排污口的各类信息,逐一开展现场再复查,再核实。按照“取缔关停一批、登记备案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原则,全面开展排污口规范化建设,组织对排污口入河处“开口子、立牌子、树杆子”,实施看得见、可测量、有监控的目标。
我市全面推进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抓好水功能区达标整治的关键措施落实,特别是对水质不达标的功能区要“一区一策”,对排污口影响要逐一分析,限期整改。
截至2017年底,包括内、外城河扬州景观娱乐用水区、通扬运河江都农业工业用水区、北澄子河高邮农业工业用水区、南澄子河高邮农业工业用水区、宝射河宝应农业工业用水区在内的5个水功能区已编制完成达标整治方案,并获地方人民政府批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