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东莞市迎来了最猛“关停潮”,目前市环保局已经给出铁任务:关停5000家“散乱污”企业,淘汰708台生物质锅炉。而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东莞市更是出台奖励措施,鼓励全市“两高一低”企业主动关停引退。根据东莞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近日联合印发的《2017年镇街推动“两高一低”企业提前退出奖励办法》,镇街每引退1家“两高一低”企业,至少可获得10万元奖励。
引退1家企业至少奖10万
为鼓励各镇街加快落后产能退出,近日,东莞市环保局、财政局、经信局联合发布《2017年镇街推动“两高一低”企业提前退出奖励办法》,明确无纳入环境统计或由环境统计数计算结果小于10万元的单个企业,每引退1家,镇街可获得10万元奖励。
根据《奖励办法》,纳入镇街辖区内引导退出的“两高一低”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在纳入镇街引导退出名单期间,已在东莞依法申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设置有锅炉的)、排污许可证(项目有持证要求的),并具备完善的环保部门审批、验收等手续,未被工商部门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在2017年3月底前,过去一周年期间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必须注销排污许可证;必须拆除产污生产设备,并办理取消产污生产设备的环保手续;在2018年6月底前,按要求完成退出并通过关停验收复核合格等。
不过,因未完成往年“两高一低”整治与引导退出任务,而延续至2017年度引导退出计划的企业,不予作为奖励镇街的资金计算依据。
奖励年限为5年(2012年至2016年)。其中,减排化学需氧量每吨奖励4500元,减排氨氮每吨奖励6000元,减排二氧化硫每吨奖励2400元,减排氮氧化物每吨奖励2700元。对于无纳入环境统计或由环境统计数计算结果小于10万元的单个企业,则按照每引退1家,奖励10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也就是说,镇街每引退1家“两高一低”企业,至少可获得10万元奖励。
年内淘汰5000家“散乱污”企业
早在今年4月,东莞市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召开,会议下发的《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将通过七大方面32项具体行动任务的强力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市政府与各部门、镇街签定“清单式”责任书,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军令状”,确保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取得实效。其中,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重点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完成50%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和5000家“散乱污”企业的淘汰任务,为发展新兴产业腾出环境空间。
“散乱污”企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印刷包装、油墨、胶粘剂、有机溶剂、有色金属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制革、化工、陶瓷烧制、铸造、丝网加工、轧钢、耐火材料、碳素生产、石灰窑、砖瓦窑、水泥粉磨站、废塑料加工、小炼油、玻璃制造、纺织印染、合成纤维制造、表面涂装、家具、制鞋、汽修、食品加工、石材加工、废品回收加工、人造板制造、电子元件制造、酸洗磷化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涉及使用涂料、油漆等小型企业或加工点,等等。
而作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正在同步开展全面推进生物质锅炉“清零”行动,年内将淘汰708台生物质锅炉,确保在年底前天然气管道通达全市所有有用气需求的工业企业,工业锅炉全面实现“煤改气”。
据介绍,全市工业锅炉数量较多,目前锅炉总量超过2000台。电力、造纸等行业燃煤消耗量大,占全市耗煤量的90%以上,清洁能源改造进度缓慢。而不少生物质锅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违法掺烧燃煤、废木料、垃圾等行为比较普遍,未深度处理的烟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直接排入大气中。
因此,在全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规划中,生物质锅炉被纳入淘汰计划中,今年全省开展生物质锅炉专项整治行动,淘汰注销不符合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的生物质锅炉,保留的生物质锅炉必须配备高效除尘设施和视频监控,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现行天然气锅炉对应的排放标准,今年底前要完成50%的工作任务,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而在《东莞市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中,明确表示锅炉产生的工业排放污染,是当前影响东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东莞严格控制污染来源,全面禁止新建扩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推进生物质锅炉“清零”行动。同时,制定生物质锅炉等燃烧设施淘汰补助政策,引导生物质锅炉有序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