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校核管子进出口处、壳侧进口处和接管内的流速。一般来说流体流速在允许压降范围内应尽量选高一些,以便获得较大的换热系数和较小污垢沉积,但流速过大会造成腐蚀并发生管子振动,而流速过小则管内易结垢。对冷却水系统,设计计算时可参考下表中推荐的值(碳钢管)。
| 最 小 流 速 | 最 大 流 速 |
推 荐 值 | 管
侧 |
1.0 m/s |
3.0 m/s |
大于 1.5m/s | 壳
侧 |
0.5 m/s |
1.5 m/s |
0.7 ~ 1.0m/s |
如果冷却水的流速低于上表中的最小流速,最好征得工艺工程师的同意增大允许压降或变化冷却水的流率。
对冷却水以外的单相和两相流用ρv2值判断。对壳侧进口流速,按TEMA规定ρv2值不能超过5950 Kg/MS2(碳钢管)。对管窗内不排管换热器,管窗流速应为错流速度的2 ~ 2.5倍,气体和蒸汽的流速可在8 ~ 30m/s之间。
| 流路名称 | Flow Fraction |
| B | 错流 | >0.6(湍流,Re>300) >0.4(层流,Re>300) | B流路对传热有利,其值应尽量大。 | C F | 旁流 | 0.1 | C,F值最好不超过 0.1,为满足这一条 件,可使用密封装置。对浮头式或小壳 径壳体的换热器,如果C值较大,应使 用密封装置。对U型管或管程数较多的 换热器,通常F值会较大,应考虑在管 程分程隔板处使用密封装置(如密封垫 或密封杆)或改变管子排列方式和折流 板圆缺位置。 | A | 泄漏流 | 0.15 | 应尽量减少泄漏,但当污垢系数超过 0.0008m2h°C/kcal时,由于污垢可能会 将管子和折流板管孔之间的间隙堵塞,因此,A值较大也无妨,但此时对壳侧压 力损失应留有余量,最好计算一下。一 但间隙被堵塞,壳侧压降为多大。 | E | 泄漏流 | 0.05 | E值会造成温度剖面的变形,如果E值大 于0.15,可使用双圆缺折流板。 |
最大限度地加大B-stream(错流),减少泄漏流,而事实上漏流不可能也不必要被全
部阻止,因为安装换热器时总需要有间隙。 不同黏度下的流速和合理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