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唯一性:物代码要唯一识别,不能有二意性,不能重复; l标准化: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部级标准; l简单化:物代码要简单明了,易读、易懂、易使用; l快捷性:有快速识别、快速输入和计算机快速处理的性能; l连续性:有的代码要求继承原来代码的特性; l系统性:要全面、系统地建立物代码的体系结构; l可扩展性:所有代码要留有余地,以便扩展。
以上为通常物料编码体系所需的基本规则。在Smart3D软件中,基于软件需求和工程习惯,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组编码:
第一组,
Commodity Code(CC)--industry commodity code、contractor commodity code等,如下表摘自PipingCommodityMaterialControlData
物料基本属性,无尺寸壁厚等信息。
ContractorCommodityCode | FirstSizeFrom | FirstSizeTo | FirstSizeUnits | SecondSizeFrom | SecondSizeTo | SecondSizeUnits | MultisizeOption | IndustryCommodityCode | ClientCommodityCode | CIMISCommodityCode |
第二组,基于尺寸、壁厚等参数的PartNumber码
part number(sized commodity code)
piping (part number)
connection items (gasket commodity code、bolt commodity code)
具有唯一性,同时标准件在Catalog中自动增加尺寸壁厚等信息,基于CC生成,较长。
第三组, 唯一码
material management ident管件阀门等有实体的元件,在Part表中做的定义,可以在属性界面看到
connection items (subsitution rules) 紧固件的唯一码,软件中定义在对应的subsitution rule中。
可以区分各元件基本信息,包括尺寸壁厚等。SRD中生成时随机。辨识度差一些。S3D 2016及之前版本,紧固件属性界面看不到该属性值。但是可以用于输出报表及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