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218|回复: 12
收起左侧

EDR换热器内置方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没有人知道EDR做板式换热器模拟,软件它内置的是用什么方程来计算求解的啊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nknation 于 2020-4-30 11:10 编辑

EDR程序编辑要求有以下三方面基础资料:
    1、质量传递方程;
    2、能量传递方程;
    3、动量传递方程。
       由于传热过程是通过中间介质(例如金属管壁)完成,在(管子)壁面附近流体产生一个很薄的边界层(普通流体边界层厚度基本上在毫米范围),就是它决定着系统的总传热效率。决定总传热效率的还有结垢的影响(长期运行后,金属壁面的锈蚀物、流股组分结焦、冷却水钙、镁盐的沉积等)。上述三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着边界层进行
       将研究得到的三个方程联立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庞大的微分方程(质量、能量与动量传递都要用微分方程来描述),当你给出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后(例如:流股组成、物性、流量、温度、压力、换热器几何参数......),就能得到对应的解算结果。麻烦的地方在于,计算机不会直接解算微分方程,也就说无法编程,那么就要将庞大的微分方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或傅立叶变换),变换成更为庞大的多项式,在计算机内部进行所谓的“迭代”计算,最终完成求解。
       年青人如果你有志于此,首先要掌握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算法语言,在此基础上进修(质量、能量、动量传递)研究生课程。
       祝你好运!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就不再以论文、专著等形式发表了,否则别人啥也不干,或者说付出很小代价都能把领头羊辛辛苦苦多少年的成果一下子全拿走。比如,隐形战斗机,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到F22几十年一路踉踉跄跄,而中国只用了几年J20就服役了,俄罗斯不是缺钱的话T50早满天飞了,原因就是前面的领头羊开路,跟在后面的少走了多少弯路,当老大的烦恼。
现在的美国佬精明多了,把成果卖给软件公司,软件公司写进软件里,软件是超强加密的,反编译可能性很低,别人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算的,这样既赚了钱,别人也学不去,自己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看看国内在工业领域的软件基本就是空白,不是简简单单把课本上的公式简单一编写就完事的,路还很长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00 收起 理由
Horse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的软件还是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里面的基本公式,但是会增加很多的迭代回归和物性参数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不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是有渠道的。

点评

可否指点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23 1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aini861021 发表于 2020-4-22 10:12
这个还是有渠道的。

可否指点一下{:1106_38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不是一个两个公式能讲得清楚的,你找本专著看看,基本上都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41955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差距很大,如果不努力追赶,越拉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HTRI基础样例仅供参考。

Example1 Manual Calc.xls

596.5 KB, 下载次数: 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25 12:02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