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483|回复: 5
收起左侧

platefin板翅式换热器计算所采用的的物理模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知道stream-to-stream采用的是共壁温假设,那么请问有前辈知道layer-to-layer模式的具体模型吗?我知道它能考虑轴向导热,那我理解的是n层流体和m层隔板总共n+m个微分方程一起求解,是这样吗?当相邻隔板间存在层间传热时,翅片效率是如何计算的呢?还是说它舍弃了翅片效率的概念,直接求解热传导方程?
希望能有知道的大佬透露一下具体的方程形式,采取了何种简化。

已抛锚 成长值: 48495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RS1149 Longitudinal Conduction in the MUSE Program.pdf (545.5 KB, 下载次数: 6)
希望这篇报告能够帮到你

点评

aww
谢谢大佬!看起来aspen是采用一些文献中的公式来修正换热量,而没有真正联立求解流体与固体温度分布。再请问一下您,有没有aspen求解流体温度的算法报告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30 13:59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0 收起 理由
aww + 10 资料文件共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西米浩 发表于 2022-11-30 08:18
希望这篇报告能够帮到你

谢谢大佬!看起来aspen是采用一些文献中的公式来修正换热量,而没有真正联立求解流体与固体温度分布。再请问一下您,有没有aspen求解流体温度的算法报告呀?

点评

流体与固体的温度分布肯定有求啊。软件里面也有显示金属温度和流体温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 08:29
[发帖际遇]: aww 屌丝逆袭成功,获得白富美女神垂青,赚了 5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抛锚 成长值: 48495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aww 发表于 2022-11-30 13:59
谢谢大佬!看起来aspen是采用一些文献中的公式来修正换热量,而没有真正联立求解流体与固体温度分布。再 ...

流体与固体的温度分布肯定有求啊。软件里面也有显示金属温度和流体温度。

点评

aww
我的意思是,他可能先求的流体温度,再用一些近似的模型来求壁面温度。因为如果是n层流道的话,流体+壁面联立求解就有2n个方程,而且壁面的方程应该是二阶的,如果用降阶方法化为线性微分方程组,那就是3n个方程,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2 21:14
[发帖际遇]: 西米浩 屌丝逆袭成功,获得白富美女神垂青,赚了 1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西米浩 发表于 2022-12-1 08:29
流体与固体的温度分布肯定有求啊。软件里面也有显示金属温度和流体温度。

我的意思是,他可能先求的流体温度,再用一些近似的模型来求壁面温度。因为如果是n层流道的话,流体+壁面联立求解就有2n个方程,而且壁面的方程应该是二阶的,如果用降阶方法化为线性微分方程组,那就是3n个方程,计算量太大了吧,而且对复杂的进出口布置来说求解应该很困难。当然以上是我的猜想,也不知道软件内部是怎么实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3 04:1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