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TO:是指以煤基或天然气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形式,主要生产乙烯工艺技术;
MTP:是指以煤基或天然气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借助类似催化裂化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形式,主要生产丙烯的工艺技术。
1、MTO和MTP技术均属于利用甲醇制烯烃的范畴。主要区别在于MTO技术是利用甲醇生产乙烯、丙烯和丁二烯产品;MTP技术是利用甲醇生产单一的丙烯产品。
2、MTO、MTP国内尚无成熟工业化技术,MTO技术专利商主要是UOP/Hydro公司,MTP专利商主要是德国的LURGI公司,国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3、MTO工艺是美国UOP公司和挪威HYDRO公司于1995年合作开发成功的一种技术,该工艺以甲醇为原料,通过甲醇裂解制得以乙烯和丙烯为主的烯烃产品。按甲醇原料的不同,可以有天然气和煤两种路线。
4、目前世界上从事MTP技术开发的公司主要是鲁奇公司。2002年1月,鲁奇公司在挪威建设了1套MTP中试装置,到2003年9月连续运行了8000h,该中试装置采用了德国Sud-Chemie AG公司的MTP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低结焦性、丙烷生成量极低的特点,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MTP技术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装置的工艺设计。鲁奇公司MTP反应器有两种形式:即固定床反应器(只生产丙烯)和流化床反应器(可联产乙烯/丙烯)。
目前鲁奇公司已经与神华宁煤集团和大唐分别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大唐国际煤化工年产46万吨聚丙烯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09年投产。
(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郭勒盟煤化工项目拟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褐煤为原料,采用壳牌粉煤气化、气体变换、鲁奇低温甲醇洗、鲁奇低压甲醇合成、鲁奇MTP丙烯生产工艺、Spheripol聚丙烯生产工艺等系列生产技术,年产中间产品甲醇168万吨,最终产品聚丙烯46万吨及其他副产品。)
1、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连化物所率先开展了以天然气或煤制取低碳烯烃的研究工作。2004年,该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wiki]石油[/wiki]化工工程公司合作,共同开展甲醇制烯烃(DMTO)万吨级工业化试验(陕西1.6万吨/年的工业试验装置已投运成功),形成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成套创新技术成果。
2、2007年8月15日,陕西新兴煤烯烃有限公司300万吨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获得我国第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转让。即“陕西榆林20万吨/年煤基烯烃工业化示范项目”DMTO技术许可转让,这项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洛阳石化工程公司、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目前,这一项目被列为国家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国家和陕西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3、2007年9月17日大连化物所与神华集团在京举行了60万吨(烯烃)/年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转让合同签订仪式。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Lurgi公司和Süd-Chemie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并在此基础上Lurgi公司开发了甲醇制丙烯(MTP)工艺。甲醇先经过一个固定床预反应器部分转化为二甲醚,所得混合物再经固定床反应器进一步转化,甲醇转化率大于99%。为获得高收率的丙烯,采用三台串联反应器,并将乙烯和C4+产物循环进入反应器,最终丙烯收率接近70%。2001年,Lurgi公司在挪威Tjeldbergolden Statoil工厂建立示范装置,并成功运行11000小时,所的产物中丙烯选择性达到69.5%。该催化剂具有寿命较长、低结焦性、丙烷生成量极低的特点,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同样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UOP公司和丹麦Hydro联合开发了MTO工艺,采用流动床,催化剂为M100,主要是改性SAPO-34分子筛和高岭土等。
英文本意:
MTO - Methanol to Olefins 甲醇制烯烃
MTP - Methanol to Propylene 甲醇制丙烯
所以
MTP更狭义一些,专指甲醇制丙烯
MTO更广义一些,但主要指甲醇指乙烯和丙烯为主的烯烃
MTO和MTP都与煤炭什么的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其前级原料可以是煤炭、天然气、劣质油品、轻烃等,甚至现在热门的生物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