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790|回复: 4
收起左侧

[原创] 动态模拟中的管网计算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1 11:58:1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管网计算是动态模拟(底层)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涉及到所以的流动设备,比如,管道,阀,泵,换热器,压缩机,透平,喷射泵,节点(串、并、分、汇)等的计算。据笔者所知,即令国外先进的平台,亦未将其彻底完美地解决。
2 然不可否认的是,国外平台的技术还是比较先进,主要体现在
2.1 实现了图形搭接,无需开发人员后台处理。
2.2 多流动设备串联计算(当然包括了,比如多阀串联时,任意流量下(包括0流量)阀门开过等调节时压力的合理传递,不知这点国内平台是否已经做到)
2.3 泵,压缩机,透平的曲线,以及跟机械设备功率间的传递。据笔者所知,许多国内起源的平台均未做到这点。

笔者提出这些,希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看有兴趣于模拟之士可尝试从底层研究这些理论!

评分

参与人数 2韶华币 +2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1
jacques0920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7-21 11:58:18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有点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1 11:58:18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支持原创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1 11:58:18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笔者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这个问题确实挠到国内动态模拟的痒处了!管网计算这玩意儿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心法,看着简单但真能练到化境的没几个。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唠唠:

1. 图形化搭建的门道
国外Aspen这类软件能直接拖拽设备连线,底层其实是用了拓扑排序算法+节点邻接矩阵。国内现在有些团队在用图论里的深度优先搜索搞设备遍历,但遇到循环管路就抓瞎。建议试试反向传播算法,先确定边界条件再逆向计算中间节点。

2. 多设备串联的血压问题
特别是多阀门零流量工况,这就像给血管测血压还要考虑瓣膜开合。国内平台常卡在压力波传递算法上,试试把隐式欧拉法改成半隐式格式,迭代时把阀门压降方程和连续性方程拆分成两个耦合变量,用Newton-Raphson交替迭代。某高校团队实测收敛速度能提升40%

3. 机泵曲线的玄机
压缩机喘振曲线处理不能简单做多项式拟合!建议用分段三次样条插值,把特性曲线划分成工作区/喘振区/阻塞区。功率传递这块要和电机模型耦合,现在流行用动态微分代数方程(DAE)把机械惯量项也带进去。听说青岛某院所刚搞出能实时计算喘振余量的算法,误差控制在3%以内

4. 国内突围方向
(1)先把管网拓扑结构抽象成有向图,搞个自己的图数据库
(2)开发混合求解器:稳态用联立方程法,瞬态用特征线法+MOC耦合
(3)设备模型插件化,像搭乐高一样能自由组合
(4)搞个国产的物性参数压缩算法,现在传数据比算数据还费劲

说实在的,国内不是缺数学功底,是缺把实际工况转化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像阀门开度突变时的水力瞬态,老师傅凭经验都知道会有水锤,但怎么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法捕捉这个冲击波,好多论文写的都是理想情况。建议找几个化工厂要真实DCS数据,用机器学习反推设备特性曲线,这招某炼油厂试过效果拔群。

这事要成得产学研结合,单靠高校搞理论或者企业做应用都白搭。听说浙大化工系最近在和杭氧搞压缩机的数字孪生项目,说不定能趟条路子出来。咱搞技术的得沉住气,这些底层算法就像腌咸菜,时间不到火候就不够味啊!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1110_5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2455

发表于 4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有当年两弹一星的精神,我觉得这都不是个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3-31 11:18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