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搜索附件  

x.png

 

普适气体管道压降方程简明教程: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8-4 16:23 编辑

程惠亭-郝文斌普适气体管道压降方程,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普适性、严谨的理论性方程
虽然刚刚(2021,2022)推出,已经在:1)天然气;2)空气;3)水蒸气管道压降计算中
验证了它的普适性、准确性。这些验证是和这3种气体管道压降的专用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进行的。鉴于程惠亭-郝文斌普适气体管道压降方程在建立过程中并无特定假设和近似,它
应该适合更多的气体种类的管道压降计算。一些思维前卫的设计院、工程公司,特别是私企
立即使用它,从而把他们从五花八门、繁琐多变的公式海洋中解放出来多所大学正在做
工作,让该方程进入课件、课堂,并计划写入大学教材。

普适性表现在:
1. 任意气体;
2. 任意管道规格;
3. 任意压力;
4. 任意压降范围。

你只需要学习这一个公式,就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所有气体管道压降了,历史上数百个
相对粗糙经验公式,你也许不再必要苦苦地学习它们了。
2022-08-04 更新,以前的下载删掉了。
老师威武霸气


“普适的”




普适气体管道压降方程简明教程
- 本文出自马后炮化工论坛,原文地址:https://meng.horse/thread-243783-1-1.html
感谢楼主分享。有个问题,终点的压缩因子是试差求出吗?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5 10:21 编辑
iktcao 发表于 2022-7-5 09:57
感谢楼主分享。有个问题,终点的压缩因子是试差求出吗?

对,是要试差:等温下,Z是P的单值函数:Z=Z(p),那么Z2=Z(p2),p2=p1-△p
迭代或试差时,△p初值取△p1(即范宁压降)
经过天然气、空气、蒸汽等计算实践,迭代收敛很稳定。
对于有一定数学基础专业编程高手来说,可以用拟牛顿法求解,收敛异常迅速。
对编程高手的提示:原公式是标准的SI单位,编程时为了减少舍入误差单位可以做如下技术性调整:
长度L单位用km全部压力单位用kPa,其它不变。
当然,用理想气体简化的公式,就不需要Z,也无需试差。
程惠亭-郝文斌方程,刚在中国期刊发表,美国人首先就拿走用了。
能提供一下这个方程的出处么?应该是某个文献或者工具书吧?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3 15:12 编辑
佳特 发表于 2022-7-13 08:25
能提供一下这个方程的出处么?应该是某个文献或者工具书吧?

这是中国人的理论公式在中国期刊首次发表。
因为刚刚(2021,2022)推出,工具书、教材、标准是不可能有的。
但是工程界已经竞相使用,比如核工业、部分设计院。
该公式自然地称为程惠亭-郝文斌方程(美国人称为:Cheng huiting-Hao wenbin Equation)
以区别传统的等温方程

一、已经刊出的有关文章3篇:
[1]程惠亭,郝文斌,卫兵兵.Cheng-Hao气体管道压降公式的普适性[J].化学工程,2022,50(01):1-3.
[2]程惠亭,郝文斌.等温气体管道压降计算的新公式(Ⅱ)[J].化学工程,2021,49(09):1-2+14.
[3]程惠亭,郝文斌.等温气体管道压降计算的新公式(Ⅰ)[J].化学工程,2021,49(06):1-3.
二、而最重要的一篇《真实气体的普适管道压降方程》,尚未刊出,届时会补充到这里,先给个预览吧




wiseboy 发表于 2022-7-13 12:50
这是中国人的理论公式,在中国期刊首次发表。
因为刚刚(2021,2022)推出,工具书、教材、标准是不可能 ...

非常感谢!
请问公式中的L是管道的当量长度吗?
真正的难点是压缩因子的计算,我试了试低压条件理想气体状态下的计算结果,和《HGT 20570.7-95 管道压力降计》中的摩擦压力降-等温流动的计算结果很接近,两者相差1%左右。
程老师好人做到底,把压力因子的计算公式也公布了吧...
谢谢程老师的指导,思路一下清晰了好多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5 09:12 编辑

我顺便给一个25℃时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关联式(程惠亭,2021),
式中压力p的单位为 kPa:



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马后炮化工越来越好!

程老师,我试了试等温方程和C-H方程的计算结果,发现从终端倒算时的,C-H方程的结果没有等温方程更吻合,请您指教...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5 19:22 编辑

1。 首先:我只是给你一个确定的结论:任何时候,等温公式计算的结果都是偏大的。
       如果你说“等温公式吻合”某个基准数据,那么你这个基准数据也是偏大的。
2。 其次:从终端倒算,和从开始顺算,程惠亭-郝文斌方程应该是数学上等价
3。 等温公式是气体管道压降经验公式中最差的一个:它一直偏大,当p1/p>40%,它差到了结果不允许采纳
4。至于你错在哪里,我不知道。
倒算的例子,按程惠亭-郝文斌想气体公式(如果按实际气体会更准)


这个例子,HG/T列举的很不合理。具体地说:
1. 因为潘汉德公式的ε=0.02 mm左右,这是潘汉德公式的实验条件,可是HG/T例子的ε=0.2 mm
    所以程惠亭—郝文斌的计算结果偏大于潘汉德。如果用ε=0.02 m程惠亭—郝文斌公式的结果和
   潘汉德的结果完全一致
2. 还有,等温公式的压降达到66%,超过了40%的警戒线,因此它的计算结果是无效的
    我多次给HG/T提意见并修改了它一些错误,HG/T 错误太多了。
   希望大家不要喷我给权威标准提意见。当然,95年的标准,老态龙钟了,谁去继承先辈的事业?



cnt123 发表于 2022-7-15 14:47
所以是基於壓縮因子的計算式?

是的,但是你可以取压缩因子=1,如果你认为接近理想气体。
重新对计算过程进行梳理后发现一些公式的参数引用搞错了,修正后发现程-郝方程的正反算吻合性是很好的,另外还发现一个问题,传统的等温方程在压降起过超始压力55%时就无法求解了,具体问题还有待检查,而程-郝方程没有这个问题;另外压降越大,等温方程的计算结果就比程-郝方程的计算结果偏离越大。非常感谢程老师分享的普适方程和其使用指导。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6 12:47 编辑
amine 发表于 2022-7-16 09:08
重新对计算过程进行梳理后发现一些公式的参数引用搞错了,修正后发现程-郝方程的正反算吻合性是很好的,另 ...

我可以用数学原理证明:传统的等温方程是最差的,计算结果总是偏大很多在工程设计中用它当然是保险的。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校核用它问题就大了。
传统的等温方程的死结是那个:ρm=ρ1/3+2ρ2/3,这是加权平均。而加权这种东西本来就人为的、大概的
因此:传统的等温方程先天不足。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6 12:37 编辑

传统的等温方程在压降起过超始压力55%时就无法求解了
1.  是这样的,>55%时它不能求解,可以看前面的帖子给的参考文献,里面有相关论述。因此你没有错,不需要自查。
2.  你就是求解出来,也不能用啊。工程上,它的最大允许极限是40%,这时候误差大的离谱。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6 21:35 编辑

一些高校联系我,计划把程惠亭-郝文斌方程写入教材。现在,仅仅就对计划修订或补充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教材《化工原理》的大学,
流体力学章节的修订做一个说明:
1.  首先不需要经过我的同意,因为程惠亭-郝文斌方程已经在《化学工程》公开发表,是公共资源。还有一篇文章马上就刊出;
2. 《化工原理》的流体力学章节,大部分没有气体管道的完全计算方法,只是用Fanning公式,即不可压缩流体压降公式近似计算气体
      管道压降,但压降不得超过10%,超过了10%,过去的多大数《化工原理》就不提及了——因为太复杂了。但是现在这一部分
      可以非常简单地用程惠亭-郝文斌方程。也没有太大必要介绍那么多历史上的经验公式,因为它们落后了。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3.  如果教材要写程惠亭-郝文斌方程来源、数学原理,可参考《化学工程》公开发表的文章,但期刊有一个排版错误,可以联系我,
     我提供正确的文章;
4.  以前我参编过大学教材,但现在我一般不再参加编写教材,个别高校可以考虑。见谅;
5.  联系:htcsoft@163.com
   
            
     
程老师,等温公式无法求解55%始端压降的原因是:ρm=ρ1/3+2ρ2/3导致的,如果压降过大,平均密度的计算会出现问题而导致方程无法求解。再次感觉您的分享与指导。
不错的工程资料,值得学习!
-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7-17 11:00 编辑
amine 发表于 2022-7-16 16:51
程老师,等温公式无法求解55%始端压降的原因是:ρm=ρ1/3+2ρ2/3导致的,如果压降过大,平均密度的计算会 ...

准确地说,还不是:ρm=ρ1/3+2ρ2/3直接导致的,具体过程是:
你使用的是简单迭代算法。当△p>50%左右时,后面的某一个循环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p>p1(这显然是错误的)  
∴ p1-p2>p1
p2<0(这显然是错误的)  
作为绝压,p2<0是错误的,因此迭代宣告失败:出现浮点数运算错误。
如果使用牛顿迭代法,可以避免这种浮点数运算错误得到结果,但是结果依旧没有意义。
因为△p>40%  时传统等温方程是不允许使用的。

不管怎么样,传统的等温方程 都应该放弃了。

sky216 发表于 2022-7-4 09:56
正好用到,谢谢楼主分享

这一个公式就够你用了。任何气体管道压降都可计算,而其是很准确的,比其它经验公式都准确
本帖最后由 wiseboy 于 2022-8-2 13:41 编辑

再给大家一个验证例子。这个例子是80年代流行的《化工原理》的一个例子,属于低压气体的管道压件计算。
注意:《化工原理》教材中的公式的平均密度是算术平均值:
ρm=(ρ1+ρ2)/2
这个和HG/T标准中的不同:
ρm=ρ1/3+2ρ2/3



x.png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14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