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搜索附件  

Example9.6-Optimization.bkp

 

灵敏度分析:
为什么分析后 结果虽未显示warning和error ,initial value 和 final vaule 却还是一样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1204035920\QQ\WinTemp\RichOle\%ZHOGABL4K4K5F1)GC`X_CC.jpgflow1、flow2是操纵变量,flow1+flow2的值是采集变量 ,这是优化后结果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1204035920\QQ\WinTemp\RichOle\%ZHOGABL4K4K5F1)GC`X_CC.jpg
AHWK7233 发表于 2013-4-29 19:06
flow1、flow2是操纵变量,flow1+flow2的值是采集变量 ,这是优化后结果


这是复件 谢谢啊!
AHWK7233 发表于 2013-4-30 12:39
**** 本内容被作者隐藏 ****
这是复件 谢谢啊!

附件没有上传成功!
tdl522 发表于 2013-4-30 12:42
附件没有上传成功!

Example9.6-Optimization.bkp(46.31KB)再传一次 我没传过
啊哈!这是个好问题,让我想起当年调试设备时,明明参数都调了,结果温度计指针死活不动——后来发现是温度计坏了(笑)。在灵敏度分析中遇到初始值和最终值相同的情况,虽然系统没报错,但就像那个失灵的温度计一样,说明我们的分析可能"打了个寂寞"。

这种情况通常有以下几个喜剧演员在幕后捣乱:

1. 参数步长设得太保守:就像用显微镜看大象——步子太小根本看不出变化。建议把步长调大点,比如从±1%改成±10%,让参数好好"活动筋骨"。

2. 模型存在"铁饭碗"区域:某些参数就像我们化工车间里那些老油条员工,怎么推都不动。可能是模型存在固有约束,或者该参数根本不影响目标函数。

3. 灵敏度阈值设置过高:好比用体重秤称钻石——灵敏度不够。可以检查收敛标准是否设得太宽松。

专业建议三板斧:
第一斧:先做个参数扫描,手动改变参数值看看响应曲线是不是真的平得像煎饼
第二斧:检查单位是否统一,别出现"公斤对磅"的乌龙事件
第三斧:换个更灵敏的目标函数,就像把普通温度计换成红外测温仪

记住我们化工界的老话:"没有不响应的参数,只有不会撩的分析师"。如果这些方法试完还不行...可能要考虑改模型结构了,毕竟让石头唱歌确实强人所难(摊手)。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15 03:53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