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533|回复: 0
收起左侧

2025,期待“中国制造”亮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一时间,社会各界对“中国制造2025”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的确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制造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然选择,此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既是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孕育兴起的需要,又是应对国际制造业激烈竞争的需要。
  恰逢此时,第15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于3月26~28日在北京举行,65个国家(地区)的1800多家企业纷纷展示了油气装备行业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战略背景下,这届展会上折射出了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哪些新特点?中国化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屡屡在海外签署油气大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日前宣布,2014年中石油海外油气作业当量再次超过1.2亿吨。尽管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资源国政策收紧和安保形势严峻等不利因素影响,2014年中石油仍实现连续6年新增油气储量规模超亿吨。西非、中亚等重点地区油气勘探均有重大发现,油气开发作业产量当量、权益产量当量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以来,民营企业也加入了海外油气资源并购的行列,有正和股份、风范股份、金叶珠宝、亚星化学、广汇能源、海默科技等超过8家民企上市公司宣布开始涉足海外油气业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油气开发项目,我国石化装备也给国外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本届展会上,“中国制造”吸引了很多海外项目团队的关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英国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等国际专业买家团也在展会现场参观采购。
  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市场对不断涌现出的“中国制造”的石油装备兴趣日益浓厚,这说明“中国制造”得到了来自海外的认可。
  中石油江汉石油管理副局长谢永金表示,目前一些国产的油气设备已达到国际水平,与进口同类设备相比,价格优惠,因此在价格方面保持很强的竞争力。山东杰瑞副总裁姜晓宝表示,中东、南美、非洲对于油气开采设备需求量很大,今年公司新增订单70%,企业正在加紧增加产能。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理事长周守为表示,国产石油装备逐步赢得国际市场认可,中国企业“走出去”将获得更广阔的空间。为此,要努力造就一批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关键环节,具有产品、资本和技术竞争能力的石油装备骨干企业,加快走向国际市场。





图为中海油展出的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模型。



展出企业多打创新牌

  “近年来,我国石油装备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石油装备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通过绿色制造,大力发展高技术、低能耗、安全环保的石油装备,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成色与品质。”周守为说。
  在展会中,记者发现“创新”处处有体现。中石油是本届展会的最大参展商,在展会期间中石油举办了石油装备新产品发布会,推出21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新产品,涉及钻井、采油、钢管、动力、炼化、海工、天然气等诸多领域,大多已投入工业应用并得到用户广泛认可。
  “创新发展,装备中国”是三一集团今年参展的主题。记者了解到,三一集团是本届展会上参展新产品最多的企业。在展台中,三一分布式动力液压系列压裂车、1000K液氮泵车、100桶混砂车、仪表车、105MPa管汇产品、2800型一体化压裂泵、高空自动排管系统、LNG搅拌车和LNG加气站等展品纷纷亮相。
  三一分布式动力液压传动压裂车系列是三一集团创新的一大亮点,集团特意在本届展会上为该产品举行了全球首发仪式。据介绍,系列中的两台压裂泵车分别于2014年7月和12月下线,创新性采用多动力来源代替单动力来源、液压传动代替机械传动、主泵纵向布置取代横向布置、三一压裂专用底盘代替通用性底盘、无极变速代替有限挡位控制等五大技术突破,打造安全、环保、智能、品质高、交付快、施工效率高、使用成本低、通过性好、保障强等九大核心优势。
  在杰瑞集团的展区,记者了解到该集团一套专门应用于油田环保领域的热解吸附设备,荣获本届展会颁发的最高奖项——创新金奖,这也让前来参展的观众对该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
  杰瑞集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油田开发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含油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油基泥浆、钻屑、油坑油泥、原油污染土壤等,目前这些废弃物的常规处理形式多为甩干法或化学固液分离法,这些方式处理后的固相总石油烃含量(TPH)值均在5%左右,后续还需采用焚烧等手段进行二次处理,不但无法回收固相中的油,更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针对这一环境难题,杰瑞集团自主研发的热解吸附设备,可通过微负压间接加热的形式,实现油田含油废弃物固相、液相的高效分离。其处理后的油田废弃物固体残渣TPH值最优已达到0.0022%,适用于全球最严格的环保法规。同时,废弃物中90%~95%的基础油将被直接回收利用,用于重新配置钻井泥浆,大幅提升环保投入的收益价值。整个处理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外来水源和化学药剂、无有害气体排放,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发生。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杰瑞热解吸附设备的处理能力强大,单台杰瑞热解吸附设备的处理量可达到8吨/时,并能通过多台设备联机作业的形式进行扩展作业,可充分满足大批量、高密度的废弃物处理需求。
  据了解,本届展会增设了天然气技术装备展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民油井、霍尼韦尔等国内外知名展商带来了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设备。其中,中国石油展示的井场环保清洗车、LNG半挂运输车、LNG水泥车吸引了观众眼球。






在本次展会上,页岩气勘探开发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引起了观众的关注。


“互联网+”改变传统业态

  展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专业人士普遍认为,传统的装备制造业正面临着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让信息化技术和传统装备制造业进行融合,这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当下,“互联网+”风头正劲,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突破口的“中国制造2025”将实现制造业的升级。
  在本届展会上,互联网对石化装备制造业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改变随处可见。
  在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展区内,大型油气开采一体化系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记者看到,在这套一体化系统中,钻井、压裂车等大型设备通过数字化系统联系在一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数字化的系统将过去单兵作战的油气开采设备通过互联网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工作集群。这些设备之间用网络连接,现场所有数据实时通过网络系统传回指挥中心,专家进行分析指挥现场人员来实时进行调整,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施工参数。使用这套设备,工人可以减少一半,而效率可以提升两倍,可以把散落在一个油田里的几十台钻机,甚至把不同油田里的几百台设备通过网络集中到一个运营控制室里面,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开始推广到页岩气的开采上。
  互联网不仅可以改变设备运营模式,同样也深刻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电商可将传统制造业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江苏大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不锈钢、碳钢领域专业从事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拥有钢铁加工设备、理化检测中心和“裁剪、切割、表面处理、成型、扁钢、钣金、焊接和机加工”8大加工平台。在该企业的展区记者了解到,这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筹划发展电商业务。
  “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将是以提升效率为核心。”江苏大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建东告诉记者,在过去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客户与业务员对接,如有需求首先要联系业务员告知具体需求的材料,业务人员查看库存然后根据客户订制产品工艺的不同来定价,再确定交货期,这些工作每个步骤都需要发邮件或者传真,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一旦达成意向,就要签订合同,这些繁琐得事物牵涉了双方的大量精力。可以说,从询单开始到达成意向、签订合同、发货,业务员70%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
  而在电商模式下,用户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业务员,而是可以在标准化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完整交易。用户输入需求,系统会自动提示材料能不能满足需求、当前价格、交货期限等,然后用户可通过网上自助下单,手机客户端上可以随时查询订单进展情况。这样大幅提升了效率,业务员也从繁琐的工作解脱出来,可专门为客户从事技术服务,实现双赢。




在这次装备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仪表同聚在一个展台、广大专业观众在一个展台上就能了解到先进的仪表产品。



航天技术服务化工

  航天领域的军工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制高点。军工技术除了直接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以外,正越来越多地投身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航天领域军用技术向民用转化已显现诸多优势,如军用无人机技术应用在地质勘查、能源调查、海洋应用、应急通信等领域,可以通过搭载的磁放传感设备探测地下丰富的铁、金、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分布。
  在化工领域,航天技术民用的经典案例非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莫属,该技术及其关键装备能够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已经广泛应用于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以及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领域。
  在本届展会上,记者也发现了一些致力于航天技术民用化的企业,用高新技术助力化工行业技术创新、升级发展。
  在北京星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中,实验室微量泵、阀门等小巧精密的设备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这些过去应用于航天领域的装备,现在正在为化工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该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星达科技是以航天技术为依托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航天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上世纪80年代,公司研制出我国的第一台微量泵,为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崛起立下汗马功劳。随后,星达科技研发的双柱塞微量泵系列、平流泵系列、阀门系列,凭借稳定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广大客户的认可。
  星达科技副总经理杨谦告诉记者,公司不仅在实验室微量泵、阀门的研制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而且拥有多年承揽非标系统设计技术经验,这也公司未来的发展重要方向之一。
  据介绍,非标设备是根据下游用户的用途需要,自行设计制造的设备。星达公司提供的非标设备多用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和小试。
  记者在展台看到,这些非标装置里有应用于煤化工领域的合成气制合成油装置,有应用于精细化工的三氯化磷实验平台,还有应用于能源与环保领域的脱硝催化评价装置等。在这些领域中,公司的合作伙伴均是业内顶尖企业或科研院所。以煤化工领域为例,星达公司一直与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保持长期合作,为企业研发试验提供设备和装置,为我国煤化工自主技术的研发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在与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公司合作过程中,星达科技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我们的防腐涂料过去是应用在航天领域的,现在民用化后应用到了很多化工企业。”在北京航纳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前,该公司的销售人员马祥年热情地为记者介绍起来。
  记者在展台前看到,湖北宜化、唐山三友、杭州电化、鲁西化工等大型化工企业都是这家企业的用户。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企业管理规范,对外防腐非常重视,特别对于高端防腐涂料接受度高,需求量大。应用高端防腐涂料虽然短期成本较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在节能环保方面也具备很大优势,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经济效益。




图为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展会上展出的各种防爆灯,这些灯具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煤炭、航天等领域。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1 16:3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