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收起左侧

精准把脉加油清障 煤层气奋战“十三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二五”已悄然走过,煤层气产业踏入“十三五”的征程。“十二五”战况如何?瓶颈何在?如何奋战“十三五”?一系列问题尚待破解。本文对此略述一管之见,抛砖引玉。文中部分主要数据由作者收集和估算,仅供参考,文责自负,以今后官方公布为准。

对标“十二五”规划,有喜有忧
对比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与实际完成情况,有喜有忧。
规划提出,“十二五”末煤层气产量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160亿立方米,煤矿井下抽采140亿立方米,要求地面煤层气产量利用率为100%,煤矿井下抽采利用率60%以上。
实际上,2015年煤层气年产量171亿立方米,完成规划目标的57%;地面产量44.25亿立方米,仅为规划目标的28%;煤矿井下抽采量126.74亿立方米,完成规划目标的90%。“十二五”期间,地面煤层气产量的利用率达85%以上,煤矿井下抽采利用率平均32.6%,5年间略有起伏,但无明显增长。
规划要求重点建设的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生产基地,前者产能130亿立方米,产量104亿立方米,实际完成产能建设65亿立方米,产量30.7亿立方米,完成率分别为50%和30%;后者产能57亿立方米,产量50亿立方米,实际完成产能建设25亿立方米,产量9.9亿立方米,完成率分别为49%和19%。
规划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实际完成4200亿立方米,完成率为42%。
规划要求全国建设13条主要煤层气输气管道,总长度2054公里,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实际全国铺建煤层气主管道4300多公里,年输气能力180亿立方米,完成率分别达200%和150%。特别是煤层气产业重镇山西省,已建成贯穿全省的“三纵十一横”煤层气(天然气)输气管网系统,输气管道(含天然气)总长8000多公里,覆盖全省99个县的重点镇,覆盖率达83%。但管线互联互通尚待完善。
规划瓦斯发电装机容量285万千瓦,煤层气(瓦斯)民用用户320万户,实际瓦斯发电装机容量为312万千瓦,民用用户430万户,完成率分别达110%和131%。另外还有8万多辆煤层气燃料汽车运营。“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利用煤层气305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煤37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8亿吨。
规划要求,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2010年分别下降40%以上,实际2014年与2010年相比,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7.6%和57.3%,完成率170%和145%。
纵观“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效果,喜在煤层气输配和利用方面,即煤层气产业中、下游建设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我国煤层气大产业链已具雏形,为今后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一定基础。煤矿瓦斯事故的减少,也彰显了煤层气产业的社会效益。忧在煤层气产量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特别是地面煤层气产量的巨大短板,远远低于社会预期。由此可见,“十三五”期间要着力强化上游,进一步联通、完善中、下游建设。
多种因素造成上游严重滞后
“十二五”期间,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致使煤层气产业上游困顿、举步维艰。
与国外相比,我国煤层气资源禀赋差异大,高应力、构造煤、超低渗以及深部区域等难采煤层气资源占总资源的75%以上,常规技术无法有效开采。致使煤层气有利区块少,开发生产过于集中。就全国而言,山西一省独大;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局地,地面抽采煤层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但经济政策仍不到位。每开采利用1立方米补贴0.2元的财政补贴偏低,增值税返还中的地方退税常常无法落实。因此,现行扶持政策仍不能起到充分激励产业发展的作用。煤层气开发企业大多亏损经营,自我发展能力差,投资积极性受挫。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特别是当前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下调,进一步削弱和淹没了煤层气产业减免税收和财政补贴的效果。
煤层气产业的中、下游机制相对灵活,大量社会资金投入较为方便。由于体制机制所限,社会资金难以融入上游,开发生产仅囿于少数央企、国企,资金来源不足。
另外,政府审批项目和程序繁杂,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度。常规油气区块占压大量煤层气资源,煤层气矿权范围狭小。
煤层气上游发展乏力的内因,主要源于科技瓶颈和施工作业问题。
多年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实施,研发出一批科技成果,解决了常规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利用的技术和工艺问题。
但是,针对我国高比重的各类难采煤层气资源,迄今尚未从基础理论和技术工艺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导致我国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低、成本效益差。
“十二五”初期,在政策倡导下,煤层气井施工数显著上升。但是,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不按勘探开发程序,盲目部署施工的现象。此期,3000多口井打在构造煤带,2000多口井打在深层高矿化度致密煤带,几百口井打在邻近断裂带的高产外源水带,另有几百口井打在大倾角煤带。现有生产井中,75%单产低于600立方米。 有些煤层气企业在钻井施工中,过度压低成本,致使低价中标的施工队伍业务素质差、设备不合格,挂名转包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成井质量。
在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煤层气产业的上游经济效益不好,相关企业科技投入和施工量也随之减少,投资和钻井工程量逐年锐减。“十二五”期间,每年新钻煤层气井从最多的4000多口,骤降至2015年的几百口。
清障加油的战略对策
在我国能源消费导引的供给侧改革中,煤层气作为生命工程、环保工程和新能源工程,倍受社会关注。
建议政府层面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根据国外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我国实际情况,在设定时期适度增加财政补贴,额度以气价的一半左右为宜,激励社会投资煤层气开发的积极性。二是制订煤层气气价的保护性政策,控制因气价下跌而冲销财政补贴的效果。三是采取政策措施,使社会资金便于投资煤层气上游。如鼓励主要煤层气矿权持有者的三大国企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土资源部门研究解决常规油气矿权与煤层气资源重叠的难题,扩大目前过小的煤层气矿权设置;参照国外经验,明确煤层气矿权人可以同时开采矿权范围内煤系地层的烃类气体。简化政府审批的煤层气项目和程序,深化政府的协调、服务意识。
科技进步是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重要核心。我们要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以企业牵头,产、学、研相结合,围绕各类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带动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装(设)备研发,最终形成适用于各类资源条件、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系列技术和工艺,提高煤层气单产水平和成本效益。
同时,技术创新要与现有先进技术集成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集成,加大与之匹配的资源开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低产井,提高煤层气生产井的达产率。
勘探开发工程施工,要严格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地质研究先行,精心设计,循序渐进,杜绝盲目冒进。施工队伍应具备合格的资质和高技术水平,不搞层层转包,杜绝不合理的低成本中标,规范加强施工作业的监理,保障高质量施工作业。
“十三五”期间,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以产业内部科技进步和精心作业,内外因素合力,可以有效地为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清障加油。
“十三五”开发布局与主要目标的思考
“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开发要立足强化中部,建设西部,推进西南,促进煤矿区地面和煤矿井下联合开采。
继续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生产基地,在原有基础上增储上产,特别要提高储量转产能的增速,以及产能达产的转化率。争取“十三五”期间,两大基地产量达到90-100亿立方米,建成较为完善的煤层气产业化基地。
在新疆、陕西等西部地区,建设新的煤层气生产基地。在西南部的滇东黔西建设一批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突破低煤阶、构造煤、深部等复杂条件的难采煤层气开发。
推广淮南矿区经验和山西省煤矿区煤层气地面抽采全覆盖的设想,促进地面与煤矿井下联动抽采,争取煤矿区地面抽采的煤层气产量上规模(5亿立方米/年以上)。
谋划“十三五”的煤层气产量目标,应力求实事求是,积极慎重,周密部署和确保落实。美国煤层气产量从30亿立方米/年增至600亿立方米,仅用不足10年。但囿于我国煤层气资源及科技水平等条件,我国煤层气产业不可能陡线超速增长,需要因地制宜,缓、快结合,稳步推进。由于产量基数增大,“十三五”煤层气产量年增速10%左右为宜,总产量270-300亿立方米。井下抽采量增速将下降,产气量预计140-160亿立方米,力争煤层气利用量达到45-50%。地面煤层气产量增速力争24%左右。“十三五”期间,通过调动内、外部积极因素,持续奋战,我国将建成较为成熟的煤层气产业,为“十四五”最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层气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http://www.chemmade.com/news/detail-00-67743.html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1-11 12:37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