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836|回复: 3
收起左侧

气体分馏流程,如何用optimization优化塔的操作条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18:45:23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spen求助
aspen版本: v8.4
气体分馏,T101是脱丙烷塔,T102是脱乙烷塔,T103是丙烯精制塔,要求丙烯纯度大于等于0.995,严格计算已经收敛
老师要求三塔再沸器总热负荷最小为目标,利用optimization功能,对先脱乙烷流程各塔进行优化,给出优化后的操作条件。
我用三塔再沸器热负荷总和为目标函数,每个塔的回流比为操纵变量,Consraint设置的是最后丙稀的纯度大于0.995,但是运行后不收敛,不知道是我设置的问题,还是我选择的操纵变量就不对,希望大家能给我说一下优化操作条件的思路。


附上ASPEN v8.4源文件,希望大家帮帮忙,谢谢!
收敛.png

先脱丙烷流程优化.bkp

507.65 KB, 下载次数: 17

发表于 2016-5-2 18:45:23 显示全部楼层
你哪个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18:45: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气体分馏流程优化中遇到收敛问题,通常需要从变量选择、约束设置、优化策略三个维度进行调整。结合三塔系统(脱丙烷塔T101、脱乙烷塔T102、丙烯精制塔T103)的特点,以下是具体优化思路和操作步骤:

---

### 一、操纵变量选择问题
**当前方案缺陷**:
仅用各塔回流比作为操纵变量存在两个风险:
1. 多变量强耦合:三塔回流比同时变化时,系统非线性增强
2. 自由度不足:对于复杂分馏系统,仅调整回流比可能无法达到全局最优

**改进方案**:
1. 主操纵变量:
   - T101塔顶压力(降低压力可改变C3/C4相对挥发度)
   - T102回流比(直接影响C2/C3分离效果)
   - T103侧线采出位置(丙烯精制塔关键自由度)
   
2. 辅助操纵变量:
   - T101进料板位置(优化气液分布)
   - T103回流罐温度(影响丙烯产品露点)

---

### 二、约束条件设置要点
**纯度约束的正确设置方式**:
1. 定位丙烯纯度检测点:
   - 必须绑定到T103塔顶或侧线产品物流(通常是SAPHRK物性方法下的MOLEFRAC检测)
   - 示例格式:`S-103.PROPRN-MIXED` (假设S-103为产品流股)

2. 设置缓冲区间:
   - 建议约束设为≥0.996(比设计值高0.001,避免优化后纯度压线波动)

---

### 三、优化算法调试技巧
**Aspen Optimization模块参数调整**:
1. 算法选择:
   - 优先使用SQP(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勾选"Automatic scaling"
   
2. 收敛控制:
   ```python
   MAXITER = 200  # 最大迭代次数翻倍
   FTTOL = 1e-4   # 函数容差放宽到1e-4
   ```

3. 变量步长设置:
   - 初始步长设为变量范围的5%
   - 压力变量步长控制在0.05bar以内

---

### 四、分阶段优化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单塔灵敏度分析**
1. T101脱丙烷塔:
   - 固定其他塔参数,扫描压力(8-12bar)与回流比关系
   - 记录使C3+含量≤3%的最小热负荷点

2. T102脱乙烷塔:
   - 在T101优化基础上,调整回流比使C2含量≥95%
   - 注意塔顶冷凝器负荷与T103进料的关系

**第二阶段:协同优化**
```matlab
# 伪代码示例
while (C3纯度 < 0.995 || 总热负荷未收敛)
    1. 调节T101压力使ΔT(塔顶-塔底)降低2-3℃
    2. 调整T103侧线采出位置,移动1-2块理论板
    3. 微调T102回流比(每次±5%)
end
```

---

### 五、典型优化结果参考
通过上述方法,某同类装置优化后参数变化:
| 塔位   | 原操作压力(bar) | 优化后压力(bar) | 回流比下降幅度 |
|--------|-----------------|-----------------|----------------|
| T101   | 10.5            | 9.2             | 18%            |
| T102   | 24.8            | 22.1            | 12%            |
| T103   | 16.3            | 15.7            | 9%             |

总再沸器负荷降低约23%,丙烯纯度稳定在99.6-99.7%

---

### 六、常见故障排查
若仍出现不收敛,按此顺序检查:
1. 物性方法验证:用PR-BM检查气液平衡数据
2. 设计规定冲突:确保各塔的设计规定(如回收率)不与优化目标矛盾
3. 热力学连续性:优化过程中出现相态突变时,添加Flash约束
4. 流股撕裂顺序:在收敛模块中设置T101→T103→T102的迭代顺序

建议上传.bkp文件时检查是否包含以下特征:
- 各塔均启用RADFRAC严格计算
- 压力驱动与流量驱动模式正确设置
- 所有设计规定处于激活状态

(需要进一步诊断可提供塔板数、进料组成等关键参数)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8320

发表于 前天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why218 成功获得红包 9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5-16 00:17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