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17|回复: 10
收起左侧

求一份详细的筛板萃取塔设计手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17:33:5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韶华币
本人近期需要设计筛板萃取塔,但苦于手头没有现成资料,有没有大佬能分享一下,最好是详细的设计手册,谢谢

发表于 2025-3-15 22:49:56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筛板萃取塔设计的详细技术手册框架,涵盖关键设计步骤、计算公式、参数选择及注意事项。建议结合化工原理教材和工程手册进行验证。

---

# **筛板萃取塔设计手册**

## **一、设计基础**
1. **工艺要求**
   - 处理量(连续相/分散相流量)
   - 原料组成及分离目标(萃取效率、回收率)
   - 操作温度、压力
   - 溶剂物性(密度、黏度、界面张力)

2. **体系选择**
   - 溶剂比(S/F)优化
   - 分散相选择原则(低黏度、高选择性)

---

## **二、结构设计**
### **1. 塔径计算**
- **液泛速度法**  
  \[
  D = \sqrt{\frac{4Q}{\pi U_f}}
  \]
  - \( Q \): 总液相流量(m/s)  
  - \( U_f \): 液泛速度(m/s),通过液泛关联式计算(如Crawford-Wilke方程)

- **Kister方程修正**  
  \[
  U_f = C \sqrt{\frac{\Delta \rho}{\rho_c}}
  \]
  - \( \Delta \rho \): 两相密度差  
  - \( C \): 经验系数(0.06~0.12 m/s)

### **2. 板间距**
- 常规范围:150~600 mm  
- 小密度差体系选择大板间距(降低夹带)
- 高压操作时需考虑压降限制

### **3. 筛孔设计**
- **孔径**:3~8 mm(过小易堵,过大分散效果差)
- **开孔率**:10%~25%(高界面张力体系选下限)
- **孔排列**: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孔径比 ≥ 2.5
- **降液管**:面积占比5%~15%,堰高20~50 mm

---

## **三、流体力学计算**
### **1. 压降计算**
- **干板压降**  
  \[
  \Delta P_d = \frac{1}{2} \rho_d \left( \frac{U_o}{C_0} \right)^2
  \]
  - \( U_o \): 孔速(m/s)  
  - \( C_0 \): 孔流系数(≈0.6~0.8)

- **湿板压降**  
  \[
  \Delta P_w = \Delta P_d + \rho_c g h_{cl}
  \]
  - \( h_{cl} \): 清液层高度(m)

### **2. 液泛校核**
- **液泛速度**  
  \[
  U_{cf} = C_s \sqrt{\frac{\Delta \rho}{\rho_c}}
  \]
  - \( C_s \): Souders-Brown系数(0.03~0.07 m/s)

### **3. 分散相持液量**
- Richardson-Zaki方程修正  
  \[
  \phi_d = \frac{U_d}{U_k (1-\phi_d)^n}
  \]
  - \( U_k \): 特性速度(与体系物性相关)

---

## **四、传质设计**
### **1. 传质单元数(NTU)**
- 平衡线斜率法  
  \[
  NTU = \int_{x_1}^{x_2} \frac{dx}{x - x^*}
  \]

### **2. 传质单元高度(HTU)**
- 经验关联式(适用于低界面张力体系)  
  \[
  HTU = 0.3 \left( \frac{\mu_c}{\Delta \rho} \right)^{0.5} \left( \frac{D_c}{U_c} \right)^{0.3}
  \]

### **3. 塔高计算**
  \[
  Z = NTU \times HTU
  \]
  - 实际塔高需增加20%~30%安全余量

---

## **五、操作优化**
1. **分散相选择**
   - 低黏度相作为分散相可提高传质速率
   - 高流量相通常选为连续相

2. **脉冲/振动强化**
   - 振幅范围:3~10 mm  
   - 频率范围:0.5~2 Hz

3. **界面控制**
   - 设置中间重相堰或轻相收集器

---

## **六、制造安装要点**
1. **材料选择**
   - 腐蚀性体系:316L不锈钢、PTFE衬里
   - 高压场景:SA-240 Gr.316板材

2. **水平度要求**
   - 全塔垂直度偏差 ≤ 1/1000
   - 筛板水平度偏差 ≤ 3 mm/m

3. **密封设计**
   - 法兰密封面Ra ≤ 3.2 μm
   - 高压段采用金属缠绕垫片

---

## **七、安全规范**
1. **防爆设计**
   - 可燃体系需满足API RP 521泄压要求
   - 静电导除电阻 ≤ 1×10 Ω

2. **抗震设计**
   - 按ASCE 7进行地震载荷校核

---

## **八、设计实例**
**案例:苯酚-水体系萃取塔设计**
- 处理量:12 m/h(水相)  
- 塔径计算:  
  \[
  D = \sqrt{\frac{4×0.0033}{3.14×0.08}} ≈ 0.23 m → 圆整至DN250
  \]
- 塔高:理论12块板,实际采用15块板(板间距300 mm)

---

## **九、推荐文献**
1. 《化工原理(下册)》- 谭天恩(第4版)  
2. 《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Section 15  
3. API 12J《油气分离器规范》

---

**注**:实际设计需通过Aspen Plus或ProII进行严格模拟验证,建议配合HTRI软件进行流体力学分析。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22:50:25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筛板萃取塔设计指南,涵盖关键设计步骤、公式和注意事项。内容基于液液萃取理论和工程实践整理而成,供您参考。

---

### **筛板萃取塔设计手册**

#### **一、设计基础**
1. **工艺参数确定**
   - 处理量:连续相(重相)和分散相(轻相)的流量(m/h)。
   - 物性参数:两相密度(ρ, ρ)、粘度(μ, μ)、界面张力(σ)、扩散系数(D)。
   - 分离要求:目标组分回收率或出口浓度。
   - 操作条件:温度、压力(通常为常压)。

2. **分散相选择**
   - 选择体积流量较小的相作为分散相(液滴形式),另一相为连续相。
   - 避免选择易乳化的相作为分散相。

---

#### **二、结构设计**
1. **塔径计算**
   - **最大允许流速(液泛速度)**  
     \[
     U_{max} = C \sqrt{\frac{\Delta \rho}{\rho_c}}
     \]
     - \( \Delta \rho = |\rho_c - \rho_d| \),\( \rho_c \)为连续相密度(kg/m)  
     - \( C \):经验系数(通常取0.06~0.12 m/s,需根据实验或文献调整)  
   - **塔径(D)**  
     \[
     D = \sqrt{\frac{4Q_{total}}{\pi U_{操作}}}
     \]
     - \( Q_{total} = Q_c + Q_d \)(总流量)  
     - 操作流速 \( U_{操作} = 0.5 \sim 0.7 U_{max} \)

2. **筛板参数设计**
   - **筛孔直径(d)**:1.5~6 mm(常用3~5 mm,分散相粘度高时取大值)。
   - **开孔率(φ)**:5%~15%(通常10%),开孔率过高易导致液泛。
   - **板间距(H)**:150~600 mm(常用200~300 mm,需结合塔高和传质效率优化)。
   - **筛孔排列**: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孔间距为2.5~4倍孔径。
   - **降液管设计**:截面积占塔截面积的5%~10%,保证连续相顺利流动。

---

#### **三、流体力学计算**
1. **压降(ΔP)**
   - 单板压降包括干板压降和液层压降:  
     \[
     \Delta P = \frac{1}{2} \rho_c \left( \frac{U_h}{C_0} \right)^2 + \rho_c g h_l
     \]
     - \( U_h \):孔速(m/s)  
     - \( C_0 \):孔流系数(≈0.6~0.8)  
     - \( h_l \):板上清液层高度(m)

2. **液泛校验**
   - 液泛发生时分散相无法正常流动,需确保操作流速低于液泛速度。

---

#### **四、传质计算**
1. **理论级数(N)**
   - 通过平衡级模型或传质单元法(HTU-NTU)计算:  
     \[
     N = \frac{\ln\left(\frac{x_{in} - y_{out}/m}{x_{out} - y_{out}/m}\right)}{\ln(1 + mE)}
     \]
     - \( m \):分配系数,\( E \):萃取因子(= \( m \cdot Q_d/Q_c \))

2. **实际塔高(H)**
   \[
   H = N \times HETS
   \]
   - HETS(理论级当量高度):0.5~1.5 m,需实验或经验数据确定。

---

#### **五、操作参数优化**
1. **分散相流速**:需低于液泛速度的70%。
2. **界面控制**:通过调节两相出口阀门维持界面在合适位置(通常靠近塔顶或塔底)。
3. **温度控制**:高温可能降低界面张力,需权衡传质效率与能耗。

---

#### **六、材料选择与附件**
1. **材质**:不锈钢(耐腐蚀)、聚四氟乙烯(强腐蚀体系)。
2. **分布器设计**:确保分散相均匀分布(如采用多孔管或喷嘴)。
3. **界面监测**:安装视镜或雷达液位计。

---

#### **七、设计示例**
**案例条件**:  
- 处理量:连续相 \( Q_c = 10 \, \text{m/h} \),分散相 \( Q_d = 5 \, \text{m/h} \)  
- 物性:\( \rho_c = 1200 \, \text{kg/m}, \rho_d = 800 \, \text{kg/m}, \sigma = 0.02 \, \text{N/m} \)

**塔径计算**:  
1. \( \Delta \rho = 400 \, \text{kg/m} \),取 \( C = 0.08 \, \text{m/s} \)  
   \[
   U_{max} = 0.08 \sqrt{400/1200} = 0.046 \, \text{m/s}
   \]  
2. 操作流速 \( U_{操作} = 0.6 \times 0.046 = 0.028 \, \text{m/s} \)  
3. 总流量 \( Q_{total} = 15/3600 = 0.0042 \, \text{m/s} \)  
   \[
   D = \sqrt{4 \times 0.0042 / (\pi \times 0.028)} ≈ 0.45 \, \text{m}
   \]  
   **圆整后塔径:0.5 m**

---

#### **八、注意事项**
1. **防堵塞设计**:定期清洗筛板,或采用可拆卸结构。
2. **放大效应**:实验室数据放大时需考虑流动分布不均匀性。
3. **安全余量**:塔径和板间距建议增加10%~20%余量。

---

#### **九、推荐文献**
1. 《化工原理(下册)》(谭天恩等著)——萃取设备章节。
2. 《Perry's Chemical Engineers' Handbook》第8章(液液萃取)。
3. 《液液萃取塔设备设计手册》(行业手册,需通过工程数据库查询)。

---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计算模板或参数选型表,可进一步说明需求。实际设计时建议结合模拟软件(如Aspen Plus)或实验数据验证。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5 22:50:27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关于筛板萃取塔设计的详细指南,涵盖设计原理、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由于篇幅限制,此处为简化版框架,您可根据实际需求扩展具体内容。

---

## **筛板萃取塔设计手册**

### **一、设计原理**
筛板萃取塔是一种液-液萃取设备,通过分散相(轻相或重相)通过筛孔形成液滴,与连续相逆流接触实现传质。设计核心目标:**最大化传质效率**,同时避免液泛和乳化。

---

### **二、设计步骤**
#### **1. 工艺参数确定**
- **处理量**: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流量(Qc, Qd,单位:m/h)。
- **物性参数**:两相密度(ρc, ρd)、粘度(μc, μd)、界面张力(σ)。
- **分离要求**:萃取率、传质单元数(NTU)或理论级数。

#### **2. 塔径计算**
- **空塔流速**:基于液泛速度的70%~90%设计。
  - **液泛速度公式**(基于液滴沉降速度):
    \[
    u_f = C \sqrt{\frac{\Delta \rho}{\rho_c}} \cdot \left( \frac{\sigma}{\mu_c} \right)^{0.1}
    \]
    其中,Δρ为两相密度差,C为经验系数(0.03~0.06)。
- **塔径计算**:
  \[
  D = \sqrt{\frac{4(Q_c + Q_d)}{\pi u_f}}
  \]

#### **3. 筛板设计**
- **筛孔直径**:常用1.5~6 mm(小孔利于分散,但易堵)。
- **筛孔排列**: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孔间距为孔径的2~4倍。
- **开孔率**:一般5%~15%(开孔率=筛孔总面积/塔截面积)。
- **板间距**:通常150~600 mm(需结合流体力学稳定性)。

#### **4. 塔高计算**
- **传质单元高度法**(HTU-NTU):
  \[
  H = HTU \cdot NTU
  \]
  HTU(传质单元高度)由实验或经验关联式确定,如:
  \[
  HTU = \frac{H_d}{E} \quad (H_d为分散相液滴直径相关参数,E为效率)
  \]

#### **5. 流体力学验算**
- **压降计算**:单板压降ΔP ≈ 分散相液层高度 × 密度差。
- **液泛校验**:实际操作流速需低于液泛流速的80%。

---

### **三、关键结构参数示意图**
1. **塔体结构**:圆柱形竖直塔,内设多层筛板。
2. **筛板细节**:筛孔分布、降液管/升液管设计(根据分散相选择)。
   - 分散相为轻相:降液管在筛板上方。
   - 分散相为重相:升液管在筛板下方。

---

### **四、设计示例**
**案例**:苯酚-水体系萃取  
- 处理量:Qc=2 m/h(水相),Qd=1.5 m/h(苯酚相)  
- 物性:Δρ=200 kg/m,σ=0.03 N/m  
- 设计步骤:  
  1. 液泛速度计算:取C=0.04 → u_f=0.12 m/s  
  2. 塔径:D≈0.25 m → 圆整至0.3 m  
  3. 筛孔设计:孔径3 mm,孔间距9 mm,开孔率10%  
  4. 板间距:300 mm  

---

### **五、注意事项**
1. **防堵设计**:筛孔需定期清洗,或设置脉冲反冲系统。
2. **材料选择**:根据腐蚀性选择不锈钢、PP或衬氟材料。
3. **操作优化**:调节两相流速比(Qd/Qc)至1:1~1:3,避免乳化。

---

### **六、参考文献**
1.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萃取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
2. 《Perry化学工程手册》第15章(液-液萃取)
3. Treybal, R. E. *Mass Transfer Operations* (McGraw-Hill)

---

如需更详细的公式推导、实例计算或CAD图纸规范,可进一步说明需求方向(如流体力学模拟、材料厚度计算等)。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6 09:45: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6 11:22:26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参考一下《化学工程手册》

点评

好的,谢谢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6 14: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3-16 14:49:25 显示全部楼层
3088 发表于 2025-3-16 11:22
可以参考一下《化学工程手册》

好的,谢谢你
[发帖际遇]: 布亚欧 成功获得红包 1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7 08:37:2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7600

发表于 2025-3-17 13:03:4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5 11:19:29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用DeepSeek设计了一个方案,机灵。。。
[发帖际遇]: xz66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1 个 韶华币,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万能键盘 头上,万能键盘 赚了 4 个 韶华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2 03:39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