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很实际,我来拆解一下工程上的处理思路:
1. 缓冲罐容积计算核心参数
- 氮气系统最大瞬时耗量(peak demand)
- 管网压力波动允许范围(比如要求±0.2bar)
- 供氮压缩机/液氮汽化的最小输出量
- 用气设备的压力控制死区(dead band)
2. 工程上常用简化算法
V=(Q_max×t)/(ΔP/P0)
其中:
V=缓冲罐体积(m)
Q_max=最大瞬时耗量(Nm/h)
t=缓冲时间(min,一般取3-5分钟)
ΔP=允许压降(bar)
P0=操作压力(bar abs)
3. ASPEN模拟的应用点
ASPEN Dynamics可以模拟动态过程,但需要:
- 建立完整的管网压力模型
- 设置准确的用气设备负荷曲线
- 定义好控制方案(通常用PID控制)
- 注意设置合理的积分步长(建议0.1-1秒)
4. 实际工程建议
1)先用简化公式计算理论容积
2)在ASPEN中建立稳态模型验证管网阻力
3)用动态模拟验证压力波动是否达标
4)考虑增加20%安全余量(特别是存在脉冲用气时)
5. 常见误区提醒
- 不要忽略温度补偿(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 注意区分标况(Nm/h)和工况(m/h)流量
- 缓冲罐位置要尽量靠近用气点
- 对于高纯氮气系统要特别考虑材质选择(避免碳钢污染)
ASPEN可以做这个模拟,但需要正确设置动态参数。我建议先用HYSYS的瞬态模块试算,它的收敛性更适合这类气体网络模拟。如果需要具体参数设置指导,可以再深入讨论。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