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434|回复: 2
收起左侧

跪求!!!!!!!!!!!!燃煤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利用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7 21:59:5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跪求!!!!!!!!!!!!燃煤厂烟道气中二氧化碳的利用工艺?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27 22:30:19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这玩意基本都不会轻易透露出来的,,很难。。
发表于 2010-6-27 22:30:35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制取生物油
来源: 赣南日报   2010-01-11     科教·新知
  ○赵凤华 信永华

  “只要安装一个塔式反应器,就可以固定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微藻全株化利用,制取生物油。”近日,一项可大规模减排二氧化碳的研究成果在山东科技大学问世,这项名为 “工业排放二氧化碳源塔式生物固碳与能源化关键技术中试研究”的成果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该成果可应用于二氧化碳减排、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及生物能源领域,采用塔式微藻法固定二氧化碳,并将生成的微藻通过高压水相无相变反应过程制取生物油,为二氧化碳减排、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和石油资源替代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该成果负责人、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田原宇介绍,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开发塔式生物反应器,可以立体布置,占地面积很小,有助于溶碳脱氧,并且对藻体的剪切作用较小,微藻连续生产,动力消耗也不大,解决了溶氧积累问题。

  鉴定委员会认为,课题组首次提出了生物质在能源领域“全株化利用”理念,实现了微藻全生物质液化制油,开发了带有预处理的微藻高压塔式液化制生物油工艺和配套设备,实现了水无相变的高含水微藻低能耗连续湿法液化和产品分离,解决了传统产油工程微藻的高含油和长生长周期的矛盾以及微藻快速热解液化干燥能耗高的难题。塔式立体微藻法生物固碳和能源化技术的问世,解决了微藻的立体化、高密度、连续化养殖国际性难题,实现了大规模工业二氧化碳的生物固定,并通过微藻超临界连续湿式液化技术进一步将微藻“全株化利用”,转化为具有广泛用途和高附加值的生物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石油资源的短缺。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07:07:53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老马。。。。。。。。收下
发表于 2010-7-6 01:10:43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井公司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已经完场中式装置实验,并且开始工业化,丹麦的托普索公司也已经工业化
将煤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纯度提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
发表于 2010-7-7 15:38:09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于生产无机化工产品利用C02与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生产的无机化工产品主要有轻质MgCO3、Na2C03、NaHC03、c~co3、K2C03、a~cO3,碱式PbCO3、c03、MgO等多为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轻工、建材、医药、电子机械等行业。
发表于 2011-1-2 11:43:52 显示全部楼层
成本很高,捕集成本都已经很高了。大部分是经精制后作为食品级二氧化碳,但实际这块市场不大。下游化工的开发也不是太顺利。主要还是二氧化碳反应活性低,路线不太合理
发表于 2011-3-22 08:40:04 显示全部楼层
捕集和精制是挺贵,如果能够制成别的高附加值产品就好了。
发表于 昨天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您对燃煤电厂CO资源化利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工程实践给您梳理几个成熟且具有经济性的技术路线:

1. **MEA化学吸收法脱碳(胺洗工艺)**
- 采用30%MEA(单乙醇胺)溶液吸收烟道气中的CO,解吸后得到纯度99%以上的CO
- 关键参数:吸收塔温度40-60℃,解吸塔110-120℃,能耗约3-4GJ/tCO
- 需注意:烟气需预处理(除尘、脱硫),胺液降解问题需定期补充

2. **食品级CO精制系统**
- 经过除尘、脱硫、脱水后的烟气通过变压吸附(PSA)提纯
- 典型流程:压缩→活性炭吸附→分子筛脱水→低温液化(-20℃)
- 成品要求:CO纯度≥99.9%,总硫<1ppm,水分<20ppm

3. **CO驱油强化采油(EOR)**
- 将捕集的CO压缩至超临界状态(7.38MPa,31℃)注入油井
- 现场数据: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0-15%,每吨CO可增产0.1-0.3吨原油
- 需配套:管道输送系统、井下监测设备

4. **微藻固碳系统**
- 建立开放式跑道池或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PBR)
- 优选藻种:小球藻、螺旋藻,固碳效率20-50gCO/m/天
- 副产品:藻粉可用作饲料添加剂(蛋白含量50%以上)

5. **碳酸盐矿物固定**
- 利用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CaO含量>40%)
- 反应条件:常压,60-80℃,CO分压0.1-0.3MPa
- 产物:碳酸钙(CaCO)可用于建材行业

特别提醒:
- 烟气预处理是所有工艺的前提,建议先上电袋复合除尘(效率>99%)+湿法脱硫(效率>95%)
- 经济性排序:EOR>食品级CO>微藻>矿物固定,胺洗工艺需考虑碳价>300元/吨才具可行性
- 最新技术方向:膜分离+低温精馏组合工艺可降低30%能耗

需要具体方案的某个环节,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某个工艺细节。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

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lzxkl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9 06:26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