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您对燃煤电厂CO资源化利用的迫切需求,结合工程实践给您梳理几个成熟且具有经济性的技术路线:
1. **MEA化学吸收法脱碳(胺洗工艺)**
- 采用30%MEA(单乙醇胺)溶液吸收烟道气中的CO,解吸后得到纯度99%以上的CO
- 关键参数:吸收塔温度40-60℃,解吸塔110-120℃,能耗约3-4GJ/tCO
- 需注意:烟气需预处理(除尘、脱硫),胺液降解问题需定期补充
2. **食品级CO精制系统**
- 经过除尘、脱硫、脱水后的烟气通过变压吸附(PSA)提纯
- 典型流程:压缩→活性炭吸附→分子筛脱水→低温液化(-20℃)
- 成品要求:CO纯度≥99.9%,总硫<1ppm,水分<20ppm
3. **CO驱油强化采油(EOR)**
- 将捕集的CO压缩至超临界状态(7.38MPa,31℃)注入油井
- 现场数据: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0-15%,每吨CO可增产0.1-0.3吨原油
- 需配套:管道输送系统、井下监测设备
4. **微藻固碳系统**
- 建立开放式跑道池或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PBR)
- 优选藻种:小球藻、螺旋藻,固碳效率20-50gCO/m/天
- 副产品:藻粉可用作饲料添加剂(蛋白含量50%以上)
5. **碳酸盐矿物固定**
- 利用钢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CaO含量>40%)
- 反应条件:常压,60-80℃,CO分压0.1-0.3MPa
- 产物:碳酸钙(CaCO)可用于建材行业
特别提醒:
- 烟气预处理是所有工艺的前提,建议先上电袋复合除尘(效率>99%)+湿法脱硫(效率>95%)
- 经济性排序:EOR>食品级CO>微藻>矿物固定,胺洗工艺需考虑碳价>300元/吨才具可行性
- 最新技术方向:膜分离+低温精馏组合工艺可降低30%能耗
需要具体方案的某个环节,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某个工艺细节。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