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异兵
当今世界科技与创新活动呈现出国际化加速的趋势,合作创新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企业乃至个人,以更为低廉的成本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整合自己的研发资源、供应链和客户群,在全球创新体系中开放创新,在全球竞争市场中合纵连横,依托信息技术而积累并发展的大型数据库,正在逐渐成为新思想和新发明的强大驱动力。
与新知识的全球化创造与利用一样,推动创新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也呈现出全球快速流动的发展态势。“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正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创新发展大国的行动纲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了大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创新要素,大幅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这是在开放格局中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机遇,也对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对外开放的结构和布局不够完善,协调机制和战略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建立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大国形象相适应的对外开放体系仍缺乏完整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那么,我们以推进人才国际流动为例来看我国扩大科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科研条件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不再如以往那么强劲。而实践表明,科学家的国际流动是扩展专业网络和获取隐形知识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国际学习和“干中学”,科学家可以进行持续的知识积累和研究训练,并在科研和创业中获得受益终身的人力资本;高水平的科学家积极游走于国际之间,还可将不同来源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从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领域吸取创新灵感,不断发展创新性的想法,造就更高的科研生产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跨国流动在知识转移中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中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后,无疑应在国际科技界发挥更活跃、更主动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海归科学家正在成为新的创新发展源泉。他们通过长时间的海外工作和学习,构建了自己的海外社会关系网络,形成特殊的社会资本。
回国后,他们通过自己所构建的社会网络从不同来源获取知识,接近发达国家先进知识的渠道和网络也相对较多。
这种网络有传送知识的“导管”或“棱镜”作用,还有类似“海绵”的功能,即为海归科学家提供了稳定的关系结构,以储存有用知识,并大大促进以过程为导向的创新活动。
2008年,我国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以来,引进了2000多位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到中国创新和创业,重点支持他们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经过5年实践,“千人计划”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深远影响开始显现,很有必要在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凝聚政策完善共识,打造持续改进的“升级版”。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方面,应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精神,以更加积极的进取姿态、更加宽广的全球视野、更加统筹的整体部署,统筹国内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需求,扩大对外开放,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
我们应立足于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着力在提高我国科技事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智慧地推进科技对外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