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晓东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高校毕业季了,然而可以预计,当必须分别时,许多同学仍会没有着落——也就是没有找到工作。今年应届毕业生达到最近十年新高,据《北京日报》报道,截至2013年4月,北京地区高校签约率仅为28.24%。在外部经济发展对高端人力资源需求不足情况下,就业难已经成为高校以及各级政府的共识。
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对于社会稳定而言是十分危险的因素。法国人力资源规划专家贝尔特朗曾指出,当发展中国家企图改变落后状况和普及教育时,相关进程在“教育之外其他方面引起反应,并带来社会压力,导致在中等教育特别在高等教育上与经济吸收能力不成比例的增长速度”。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也曾指出,当知识分子的数量超出社会能以一种有效益的方式加以利用的水平时,“对政治稳定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比存在着一个为自己的所学找不到销路的知识无产阶级更具危险性的事情了”。
高校毕业生是中性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找到工作并发挥作用,就是“正能量”;他们如果失业,则可能放大成为“负能量”。这意味着在公共政策层面,有关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不可能进入议事日程;同时,适度减少部分学校招生数量,反而是高校和教育部值得研究的一种方向。
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和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了解就业和培训情况。5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办【2013】35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难的首要因素无疑是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因此《通知》中提出的八项具体措施中,七项着眼于教育之外的就业市场;只有一条针对高等教育自身,就是“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的问题是,高校在就业难中到底负有何种责任?
多篇新闻报道都指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为699万人。从教育部网站中可以查到,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数为3261081人,2010年专科招生数为3104988人,2010年研究生招生数为538177人,三者合计约为690万人。由于研究生教育中硕士学制有些是2年,有些是3年,博士毕业年限也有不同,以上数字大约接近699万人了。招生数与毕业生数如此接近,我们不禁怀疑,是否每一个入学的学生都按时毕业了呢?如果是这样,高校是否把不合格的毕业生也送往社会了呢?
美国高等教育普遍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美国教育部也统计和公布全国的毕业率,比如2006年美国全国高校本科四年的毕业率为36.1%,六年毕业率为57.5%。假如中国高等教育与美国教育质量相同,我们的四年毕业率与美国一样,粗陋地估算一下,入学人数如果为690万人,合格的毕业生数也只有690万×36.1%=249万人。假如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比美国高许多,四年毕业率达到美国六年毕业的水平,合格的毕业生数也只有690万×57.5%=397万人。如果今年的毕业生只有397万,就业压力一定不会这么大。
那么,699万毕业生中是否包括许多不合格的毕业生呢?高校是否把本应当由自己承担的教育质量责任,交给社会去承担和消化了呢?
把不合格的毕业生送往社会,理论上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增加企业和求职者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的直接成本。比如,企业如果难以判断求职者本身的水平,就会附加各种对毕业学校的要求,比如只要“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学生,比如“学历查三代”。企业也需要举行烦琐的笔试和面试,增加场地成本、出题成本和判卷成本;求职的学生需要准备各种考试,印刷精美简历,付出更多时间、精力成本和求职经济成本。
高校是否承担起自己应负的教育责任,可以从毕业率数据中看出来。毕业率具有很强的质量内涵,代表了学校学术要求和学生的努力程度双重因素,或者说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一所大学毕业率越高并不代表质量越高,因为教师只要降低学术要求就会轻易获得较高毕业率,因而四年毕业率超过90%反而是一所大学学术要求不高的指标。反之,如果一所大学的生源状况较好,学生学习质量恒定,较低的毕业率反而是其教育质量高的有效表征。
在我国独生子女的特殊国情下,适度的毕业率(60%~90%)应当是大学追求的目标,这代表了在短期学生努力程度保持一定水准的情况下,大学提出了很高的学术要求,代表更高的教育质量。
让大学真正负起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也是目前当务之急,大学应当普遍计算和公布其毕业率数据。如果某大学毕业率超过90%,大学主管领导要约见校长谈话,社会和媒体也应当对这样的大学予以批评。对于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开始提高质量标准的高校,社会要予以表扬,它们已经开始承担责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