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587|回复: 0
收起左侧

清华大学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有什么历史渊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润泽,清清紫荆 两岸清华的渊源,最重要的纽带就是清华“永远的校长”[1]梅贻琦梅校长。梅贻琦校长于 1909 年第一批考入清华前身“游美学务处”庚款留美,1915 年学成归国返回清华服务,1931 年起任校长,1948 年 12 月携“庚子退款”清华基金离开北京赴美,1955 年到台湾以庚子退款开始建立新竹清华大学。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即使你未曾听过梅校长,多半也听过这句他于 1931 年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所说的话。
梅校长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他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未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
清华虽建校于 1911 年,但原为留美预备学校而非大学,1925 年设立大学部时仅有 9 名教授,梅贻琦 1926 年出任教务长后,将最大精力集中在吸引人才、聘请名师上。在 1927 年梅贻琦发表的《清华发展计划》中,他强调“行政各部分现发展到相当地步,将来可不再扩充;现在要竭力发展的就是教学部分——多聘好教员”[2]。到 1931 年,全校教师已达 159 人,其中教授 73 人。
梅贻琦主持建立了大学部最初的 11 个学系[3],并积极推动了著名的“国学研究院”的建设、于 1926 年起兼任院长[4]。各位看过“史上最牛毕业证书”,其时教务长就是梅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师 1931 年起正式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进一步带领清华逐步发展成了国内第一流的大学。尤其是八年抗战的西南联大时期涌现出了无数英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梅校长当记一份功劳吧。
1946 年,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各自复员。跋涉北上、重整校务、重建校园,诸多辛苦不提。
1948 年 12 月,北平解放前夕,梅校长却离开了北京,经南京、上海,辗转广州、香港、巴黎,于 1950 年春到纽约。随梅校长一起走的,是“庚子退款”、即清华的创校基金。庚子赔款来自清政府赔给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其中对美国的赔款有部分退换于中国,用于建立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学堂。这笔基金一直用于清华的建设,其使用需经清华校长许可。
据当时任清华教务长的吴泽霖教授回忆,梅离校的那天,二人曾在校门口相遇,吴问他是不是要走,他说:“我一定走,我的走是为了保护清华基金。假使我不走,这个基金我们就没有法子保护起来。”[5]
梅校长在离开大陆前收到了校内师生及解放区校友的热情挽留,离开大陆后,也不断地受到大陆新政权的婉转的但不乏热情的召唤。在国外期间,却曾有许多回归的机会。据吴泽霖教授回忆,北京解放初期,周恩来总理在协和医院礼堂向北大、清华两校教授们一次讲话时曾说:“梅贻琦先生可以回来嘛,他没有做过对我们不利的事。”[6]
梅校长虽人在美国,但心里一直记挂清华。据 1950 年回到清华经济系任教的萧家魁先生的文章说,“在 1950 年 1 月底,我离美返国之前不久,梅先生托人把他写给清华的亲笔信给我,要我代归转交。心中大意说,如果清华需要国外的图书仪器,他可以设法购寄。”。[6]
梅校长在美国选择了观望,而最后没有回去。为什么呢?引用《最后的大师》中的一段,各位自己体会一下:
事实上梅师决不可能留下,更不能(留下)主长清华。梅师一生尊重学术自由,不干涉教授与同学个人的政治思想,这个原则怎能与……那一套理论共存?中共接收清华之后,即有改造清华之计,联大三校各自复员,(其他两校均得到)大事扩充。……唯我清华被削减为工业专科大学。……清华的菁华——文、理、法、三个学院,完全归并入北大。名教授叶企孙、冯友兰、陈岱孙、周培源等多人皆由清华园迁移到前燕京大学校园。清华大学不但不(再)是个全科综合性大学,清华园内整个的学术气氛完全改观了!
下面终于说到0重点了:
195X 年,想想中国都发生了些什么,清华又在 1950~1952 年间被削减为工科专业大学,清华的菁华——文、理、法三个学院被并入北京大学。可以想见梅校长对返回北京已渐渐不抱期望。然而选择在台湾复校,没有证据显示是梅校长一开始就有的打算,更像是对北京彻底失望的无奈之后想到的新出路。
梅校长在美国时,一直守护着清华基金。而国民党当局曾多次打清华基金的主意。[7]据叶公超先生(当时叶似为台湾外交部长)忆述,当时,台湾当局曾提出许多理由,如“政府外汇存底缺乏,应以此款来弥补国库”;“清华基金是庚子赔款,最好尽快花光,等于洗雪国耻”等等。幸亏有梅先生一直顶着各种压力,牢牢地掌握着这比基金的参与管理权和签章使用权(按规定,只有中国的教育部长和清华校长一致同意,才能动用基金)。叶还说:“在美国,我每次到纽约去看他,都劝他回台湾来,而且要把清华的钱用在台湾,他每次都说‘我一定来,不过我对清华的钱,总要想出更好的用法来我才回去’。他一直在想如何拿有限的钱为国家作长期的研究工作。那时候确有些人对梅不太满意,认为他是一个守财奴,只肯把钱用在外国。我最初也是这样想,后来我才知道他并非如此,而是比我想的周到。他是第一个想到现在的长远发展科学,至少胡适之先生是这样告诉我的。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的计划他想了许久,初期他未跟任何人说。”
梅校长最初决定设立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为了选择合适的院址,梅校长跑遍了台湾全岛,反复勘察比较。他认为台中、台南地区太远,交通不便;高雄学术机构太少,基隆亦觉得局促,都不是理想的建院之地。后来选择新竹,因距台北近 80 公里,交通便利,且地势开阔,农田住户较少,便于日后开发。为慎重起见,梅校长先后 7 次约同有关人士前往勘察,最终选址新竹。[8]
1955 年 12 月,“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梅校长安排好了新竹建筑事宜。建筑工程费用由台湾政府承担,购买图书、仪器及延聘师资等费用从清华基金拨付。安排好新竹的建筑事宜之后,梅校长即赴美接洽清华基金拨划,订购图书、设备,延聘教师等。他四处奔走,殚精竭虑。[9]
下面这张是我在新竹清华校史馆拍的梅校长于 1956 年 3 月 20 日写给前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秀的亲笔信,邀请李润章、袁家骝、吴健雄、李政道、杨振宁、朱汝瑾等商讨在台湾筹建清华研究所的问题,并希望邀请此七位及陈省身、任之恭、邓昌黎、李卓皓等为顾问。注意信的地址是"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Office in U.S.A"、会面的地点是美国纽约的“大上海”,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梅校长复校,仍本其“大师论”的思想,一面抓设备,一面以更多精力礼聘师资。购买图书、订购设备其实尚属容易,但聘请教师则极为困难。已成名学者多有固定职位,而台湾岛内教授待遇较低。赵赓飏写到“以先生之资望,平生接触海内外硕儒之广泛,清华、联大有成师生之众多,半年间直接访问与间接介绍者不下 20 位,竟未聘得专任教授一人。尤以清华第六级(1934 年)毕业生周长宁先生属其望回台任教清华,奈研究专题未完,不能即返;……差强人意者,先后聘得袁家骝、吴大猷、邓昌黎 3 位世界知名大师来台短期讲学……”[9]
清华于 1955 年 3 月恢复学报,1956 年 1 月起在台湾新竹清理基地、兴建第一批校舍;1956 年初招收第一班原子科学研究生,暂借台湾大学上课。1957 年,新竹首批校舍完工,秋季开始上课,聘陈可忠(清华 1920 级校友)为教务长。
梅校长不辞辛苦致力于“再建”清华,却因劳成疾。1962 年,梅校长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 73 岁。梅校长自 1909 年第一批考入清华前身“游美学务处”,1915 年学成归国开始服务清华,到 1962 年病逝,他一生都与清华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清华的发展建设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清华的情怀恰如他所说,“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梅校长病逝后,新竹清华继任校长为陈可忠博士。
新竹清华的前 4 位校长,皆是北京清华校友,除梅校长外,他们分别是:
陈可忠,清华学校 1920 级毕业,1924 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1926 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閻振興,国立清华大学 1934 级土木系毕业,1940 年获荷华州立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学位。
徐贤修,国立清华大学 1935 级算学系毕业,美国布朗大学数学博士。
其他:
清华建校的“庚子退款”至今仍在拨付给新竹清华大学,每年 7、8 月时,每年利息约 100 万美元左右。[10]
新竹清华校内有一个微缩版的二校门,系 1923 届校友、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捐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竹清华的宿舍,继承自老清华皆以“斋”命名。包括: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等。来自“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民,在止于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还有一样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徽,校色,校歌,就不提了。
参考:
[1]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清华大学新闻网。
[2] 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注选》,人民教育Publishing,1993 年版,第 1 页。
[3] 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山东教育Publishing,2004 年版,第 51 页。
[4] 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山东教育Publishing,2004 年版,第 65 页。
[5] 据吴泽霖《在回忆梅贻琦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6] 《梅先生身在国外依然怀念清华》;《清华校友通讯》复 6 期,1982 年 10 月。
[7] 黄延复,《梅贻琦、陈寅恪“解放”前夕为何要“出走”?》。
[8] 吴洪成:《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山东教育Publishing,2004 年版,第 374 页。
[9] 《梅贻琦传稿》,第 159~161 页。转引自黄延复:《梅贻琦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Publishing,1994 年版,第 325~326 页。
[10]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31471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Horse的微博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2 收起 理由
hgsj123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辛劳传教,凯师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才是中国厚重文化的集大成者,承前启后,学界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1-11 00:3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