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2905
|
【光明科技时评】一位能源领域的资深记者曾向笔者坦言,十年前,能源化工属于纯粹的经济新闻范畴,但现在很多时候,能源化工话题经常登上社会新闻头条,由于很容易触碰“敏感议题”,她感叹道,“能源报道越来越难写了”。
化工项目为何受到社会关注?公众又为何频频对身边的化工项目“说不”?我们看到,政府在苦口婆心的宣传化工项目利国利民、安全无害,而一些民众则始终“坚信”化工项目会污染环境,政府陷入了所谓的“塔西佗陷阱”无法自拔。在讨论PX项目的问题时,这种倾向尤为明显。
2006年,厦门市政府引进总投资额108亿元的PX(对二甲苯)项目,据称,该项目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人民币,占当时厦门GDP的1/4。从地方经济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但是,由于公众的强烈反对,厦门PX项目流产了。
以财经新闻开端,而终止于社会声讨。厦门政府意识到PX知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补救性的科普工作。令人遗憾的是,流言先于真理,公众已经“先入为主”的接受了不真实的信息,直到目前,八年前对PX的诽谤仍难以得到彻底清算。
厦门的做法似乎已为“PX项目该不该建”设定了答案,这让其他地方在引进类似项目时非常被动。更糟糕的情况是,一些地方认为,只要做好科普工作,公众自然就会接受PX项目,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段时间,清华化工系学生“捍卫PX低毒属性”的新闻广泛传播,很多人通过这则新闻了解到PX的毒性与乙醇相当,但是,依然有人固执的选择“不相信”。一些反对者的逻辑是,其他城市都停建了,为什么要在我的城市建?政府为什么“先斩后奏”?而一些地方政府则认为,如果公众知道要建PX项目,肯定要反对,还不如“低调处理”。
这就陷入一种悖论,政府与公众互相之间都不信任,而且缺乏有效沟通,任何一方的“谦让”都会被对方恶意利用。在这种环境下,科普无法完全弥合双方的隔阂。
事实上,政府只告诉公众新加坡裕廊岛PX工厂、日本横滨PX生产基地距离居民区很近,却忽视了这些PX项目背后政府的决策过程是怎样的,这些地方如何化解非专业人士的质疑?如何向公众传达真实信息?如何鼓励公众参与决策?笔者认为,绝不仅仅是灌输一点科学知识、参观一下PX工厂就能做到的,当然,命令式的要求民众“签字同意”更加愚蠢。
可以说,PX项目在中国遇阻的根本原因,不是公众对PX的无知,而是政府的决策机制呆板、老化、走过场。如果决策过程脱离群众,那么即使把每个老百姓都培养成化学博士,也于事无补。
我们需要承认,一些反对PX项目的意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个别化工企业偷排偷放污染环境的案例,不断打击着公众的信心,“反对”有反对的理由。而政府的角色并不是为PX的化学属性做注解,也不是谋求表面上的“和谐”,而是在项目决策的全过程做到公开透明、合规合法,提高公众参与度,并保证管理到位。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PX反对声音中有这样一种论调:我不管PX到底有毒没毒,到底安不安全,反正别在我的城市建设就行——目前,反对PX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邻避运动(Not in my backyard,不要在我的后院搞项目)”,而想要将其扭转为迎臂效应(yes in my backyard,就在我的后院做吧),需要的就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而是政府立项的科学性和程序的合法性。
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在决策前应当运用“精明公众模型”,而非“无知公众模型”,鼓励民众参与化工项目、污染项目的决策,不压制他们的疑虑,在阳光下讨论重大化工项目问题。只有从“决定-宣布-辩护”的老套路,转变为“参与-自愿-合作”的良性模式,才有可能跳出“塔西佗陷阱”。
科学知识的缺位、科学决策的短板,给盲目抵制PX项目埋下了伏笔。在厦门之后,又有多地“重蹈覆辙”。人民日报在评论茂名抵制PX项目问题时提出,“少数人浑水摸鱼,无端让冲突加剧、矛盾升级”。而要解决这个矛盾,政府和公众都需要“科学”的态度,在PX破局的问题上,科学普及与科学决策同等重要。(战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