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37000
|
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当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当前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外汇储备增多、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以及当前国际市场资源类商品和部分企业的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走出去”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同时,中国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无论是企业文化、经营能力、人才培养,还是在并购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经验,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1:硬抄底 长“大”的“现在时”
中国的医药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跃跃欲试。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一直被诟病“走不出去”的医药行业开始大踏步地跨出国门,加入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行列。
据全球最大的财经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Reuters)发表的报告,2009年年初至2月17日,在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了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事实上,自从2007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中国经济则保持稳定增长,从那时起,中国医药行业的国际资本运作就已悄然兴起。2007年9月18日重庆慧远药业以200万新加坡元(合人民币1000万元),收购新加坡第二大连锁医药企业新加坡新中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51%的股份,成功实现控股;2008年1月3日,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以约1.63亿美元完成了对美国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外包服务供应商艾普科技实验室服务公司的收购;2008年3月12日,中国最大的监护仪厂商深圳迈瑞宣布,以2.0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Datas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从而成为了全球监护仪行业第三大厂商;同年4月9日,在香港上市的万全科技药业有限公司以311.75万美元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mmonwealthBiotechnologiesInc.(CBI)39%的股份,成为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并享有进一步扩充股权的期权行使权力。
在更早一些的时候,三九集团曾尝试通过收购日本东亚制药实现其海外上市的扩张战略;哈尔滨市平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塞内森特公司的收购,控制了其96%的股权,从而成功进军美国纳斯达克。
资本运作的收效立竿见影,让更多的企业将这一做法视为了短时间内迅速“长大”的第一选择。于是乎,大家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上路。
自2008年底至今,以投资见长的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频频动作,从海外成功抄底同济堂到减持海翔药业的股份,频频在资本市场施展拳脚,股价表现喜人。
而近日,国内最大的医药玻璃制造商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08年年报和利润分配预案,根据年报显示,该公司2008年度可供分配的利润为4.92亿元,然而分配预案拟分配的现金股利仅为1544万元。该公司证券代表任磊表示:“在经济低谷,这个时候进行投资是比较合适的。海外市场一定要做,而且我们一直致力于扩展国际市场。在国内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所以现在开拓海外市场也是必须的。”
已经先期在海外布点的同仁堂目前已经拥有零售终端894家,其中海外店28家,遍布世界17个国家。前不久,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梅群说,同仁堂很可能近期在海外置业,为下一步扩张做准备。
商务部近期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扩充到了162个。这份直接用于指导中国企业主动、积极进入国际市场的指导性文件内容十分丰富,既介绍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与投资合作有关的基本信息,又对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提示,并给企业以必要建议。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官方统计数据和其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也都在《指南》上有所显示。
来自商务部网站的信息显示,《指南》发布前,该频道的日浏览量在1万~1.5万次之间,而这一数字在《指南》发布以后迅速攀升,至6月底,已达15万次以上。
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近两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势头发展迅猛,已经从2002年的2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205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投资总额的50%。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制造业、商贸、服务等领域。
商务部相关人士指出,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严重受损,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急需外来的投资和救助。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促使很多产业的国际分工以及很多国家的投资政策进行了调整,原来对外资进行控制的政策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因而,这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收购,通过“抄底”迅速成长的一个良好机会。
2:软抄底 变“强”的“将来时”
在众多企业谋划或实施着去海外并购实体企业的同时,也有一些企业把目光投向了人才的招揽,以及品牌的收购。相较于前者的“硬抄底”,后者通常被外界称为“软抄底”。
“软抄底”更多的是对战略性资源的获取,比如技术、人才、市场占有率、品牌建设、文化输出等。其中,英国是一个对国内企业颇具吸引力的国家。
“事实上,和美国等国家一样,在金融风暴中,英国的很多生物技术公司也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资金链吃紧甚至断裂的问题,一些公司不得不将部分资产出售,但这并不代表你就可以用很低的价钱直接购买一个公司。”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生命科学部门的研发专家杜建生博士说。
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官邸见到杜建生的时候,他刚刚陪同国内一家著名的医药集团从英国考察归来。杜建生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运用自己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丰富经验,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帮助英国吸引更多的研发投资。与直接收购、参股控股相比,杜建生显然对合作研发、合资办厂等形式更感兴趣。
杜建生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中国不少医药公司到英国去“抄底”,希望能“拣个便宜”。比如,中国某家企业看到英国某公司市值不到2000万英镑,还有超过2000万英镑的现金存款,所以认为很值得收购,“但是,这个公司的技术和专利可能还额外值5000万英镑,按照国外的法律来说,这种收购行为是很难被批准的,最终即便买了,也只是买到其中价值不是很高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买了个外壳。”杜建生强调。
简而言之,不能看到什么便宜就去买什么,而要看你最需要什么,更要考虑能不能买到,买到以后应该怎么用,这是杜建生在广泛接触了去海外抄底的国内医药公司后最想说的话。在他看来,如果中国医药企业能够在国际经济危机中抓住机遇,充分与国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迅速补齐药品研发的“短板”,冲破长期以来阻碍发展的桎梏,那么,“抄底”的收获要远远大于收购一家或几家企业。
杜建生现在正在帮助国内某大型医药集团运作在英国的“软抄底”。“他们去英国考察了几次,除了希望“抄底”收购企业以外,他们其实对英国公司的技术更感兴趣,比如在新药研发方面,他们对人性化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药物的研发就很感兴趣。”
在杜建生所代表的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的介绍下,前面提到的那家国内著名医药公司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技术部建立了合作。杜建生告诉记者,从医学研究委员会技术部的角度来讲,也非常愿意开展这样的合作。“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技术部的声誉很高,在科研方面尤其是在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方面,在世界上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与顶尖‘智库’开展合作,对企业的研发大有裨益。”杜建生说。
而作为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全球商业开发的项目之一,天津天士力集团与英国联合健康集团合资的“天津天士力圣特医药有限公司”即将正式投产。作为在英国享有盛誉的百年公司之一,英国联合健康集团及其身后的英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与资源,都使天士力对此次合作充满信心,并期待着通过这一合作,促进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在这个平台上,天士力其实是用更主动的方式开拓了新市场。”英国驻华大使馆对英投资事务主管吴康伦对记者说。
万全科技药业有限公司也正在沿着这个思路实施自己的战略。其实,早在2007年,万全科技董事长郭夏就已经做好了海外扩张的准备。郭夏认为,现在中国的CRO公司(合同研究组织,属于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主要提供早期化学药和生物药的研发服务,万全科技则侧重提供临床试验服务。国内制药企业在西药方面缺乏核心技术,通过研发外包,以及与国外跨国医药公司开展合作,可以寻求技术上的突破。“通过外包参与国外创新药的研发服务,实际上是参与到创新药研发的链条当中,实现技术和经验的积累。”郭夏说。
制药业是研发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许多成功的制药企业都是通过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分支机构获取新技术、增强研发能力的。美国30%的新药研发活动在境外进行,在美国境内进行的研发活动49%由外国企业完成。目前,世界上80%的跨国投资是通过跨国并购进行的。
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不仅仅是市场准入。“我们已经开始着手以较低的人力成本引进欧美、德国和日本药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生产总监。整个集团都在寻找境外专才,以引进他们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正是我们提升自己的机会。”健康元董事长朱保国透露,“现在有不少中小型的海外医药研发机构因为缺钱,研发活动无法继续,希望跟我们开展合作。现在,丽珠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合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目前,国内“抄底”海外精英渐成趋势,而中央也出台了“千人计划”,将在未来的5~10年内吸引千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工作,并建立40~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
3:未必成立的等式
“医药行业的并购不像IT那样,‘一加一等于三’的效果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达到的,我觉得医药行业的跨国并购比较难,可能国内公司并购更易产生效果。”这是法国索菲诺华创业投资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姚千华的担心。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不断增加,但是其步伐却并不顺利。来自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67%的海外收购并不成功。
对此,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乔治 索罗斯对中国目前的海外“抄底”给出的建议是:中国的投资必须要遵循国际准则。
“这个国际准则,包括和政府、企业、工会、利益相关机构等各方面的协调沟通,包括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熟悉,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的最大瓶颈就是不了解对方的环境和有关风险。”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我们往往用自己的一些主观判断来代替客观的情况。比如说,一些企业对于某些国家的法律、有关投资的规定、审查的程序以及工会所起的作用等并不了解,正是因为企业不了解这些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风险,也就不能制定真正合适的策略。
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磊指出,在海外收购活动中,法律问题无处不在,很多国内企业以为自己有常年的法律顾问就够了,把海外收购视同于普通的签合同,没有做好充足的风险评估,因而在制定收购合同的时候,条款存在疏漏,使得对方在违约的时候并不需要付出太高的代价,而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中国企业的风险。
而事实上,经济危机的深度会不会继续加深,时间会不会持续很久,危机过后政策会不会调整,都需要企业进行全面考虑。李磊认为,在目前危机本身还没有解除的情况下,企业要做好也许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以及宏观经济风险的准备。
吴康伦强调,很多企业对自己开展跨国经营的目的并不明确,这也是一种风险。他认为,企业首先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抄底”必须服务于其战略,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准备“抄底”引进的资源,要构建一套科学的管控体系,使用好、管理好这些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去“抄底”,不可盲目跟风,企业应具备良好的风险管控体系,尤其应注重防范海外‘抄底’的制度风险、法律风险。”吴康伦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新药研发的历史太短,人才储备和有关经验相对不足,因而对于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而言,应该及时考虑海外布局,而收购小型研发机构甚至小型生物技术公司,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目前,许多中小型海外生物技术企业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非常便宜就能拿下。有好的技术平台,有特色产品,或者在制剂开发方面拥有优势和技术的公司,都是值得收购的目标。并购和“捡便宜货”是不一样的,如果盲目地去海外“抄底”,那么“抄”回来的很可能是没用的东西,甚至是废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