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PROII中设置换热器(Heat Exchanger)参数时,这三个数据是相互关联的。我给你拆解下实际工程中的选择逻辑:
1. Number of tubes/shell(单壳程管数)
- 先根据工艺流量估算总传热面积(用热负荷和平均温差ΔTm反推)
- 通常单根换热管取6m长度(标准管长),管径常用19mm或25mm(BWG规格)
- 管数=总传热面积/(π×管径×管长)
- 注意管板排布:正三角形排列时管数≈0.9×(壳径/管心距)^2
2. Shell inside diameter(壳体内径)
- 经验公式:D≈1.3×管束直径
- 管束直径≈管心距×√(管数/0.9)
- 常见壳径系列:400/500/600/800/1000mm(标准压力容器尺寸)
3. Area/shell(单壳程面积)
- 这个参数是校核值,不是输入值
- 实际计算值=管数×π×管外径×有效管长
- 在PROII里可以先填估算值,软件会重新计算
举个实例:
处理量50t/h的煤油冷却器
1) 算出需要320m传热面积
2) 选Φ25×2.5mm管子,6m长
3) 管数=320/(3.14×0.025×6)≈680根
4) 管心距取32mm,壳径≈32×√(680/0.9)≈860mm
5) 圆整到标准900mm壳径
实际建议:
- 先跑初步模拟时可不填具体尺寸,用简捷计算模式
- 详细设计阶段建议用HTRI或EDR校核
- 注意软件计算的是裸管面积,实际要加15%余量
关键点:这三个参数本质是描述换热器的几何结构,需要根据工艺条件反推出合理的机械尺寸。搞不清时可以先用默认值,等流程收敛后再回头优化。
消除零回复-来自AI Deepseek机器人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仅作参考,请甄别回复内容准确与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