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2156|回复: 0
收起左侧

[节能交流] 我国环境债务超数十万亿 专家:促生态GDP核算-马后炮化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 20:46:0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内容由马后炮化工转载自网络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对干部的考核,也逐渐形成了“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部分地区不惜以牺牲环境和百姓利益的代价换取GDP的增长,导致的结果就是曾经的环境红利开始以债务的形式出现,目前中国环境修复需要超数十万亿的投资。
  这是9月20日召开的2014年生态文明企业家(库布其)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上透露的消息。与会专家认为,在如今经济新常态的增长下,应该尽快建立国民经济和企业的绿色核算体系,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在GDP统计合理体现,这将是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资金难题的措施之一。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GDP平均增速在10%以上。虽然“十二五”规划的增速是7%,但是实际增速却远超过这一数字,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50万亿以上,“而这一增长最基本来源有三个方面,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实际上我们这一代人,从上一代人继承下来的相对宽裕和丰富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我们把它利用了,但是同时我们的行为却透支了我们子孙应当享受的环境资源。”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在年会上感慨道。
  据他介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1/10,但是能源消费却已经占到世界的1/5,污染物排放、化石能源浩劫和生态系统退化水平比经济发展提前达到世界高位,环境保护和能源保障能力远远滞后经济的发展。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的时候,环境红利就以债务的形式出现,目前全国3.6亿亩耕地被污染,修复需要6万亿。
  “今天,中国有几十亿亩荒漠化的土地要修复,有几亿亩污染了的土地要修复,几万条河流要修复,偌大的空气要修复,这些修复工程可能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的努力,需要几万亿或几十万亿的投入。”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认为,继互联网产业之后的中国经济新浪潮应该是生态环境经济,也包括生态健康经济。
  全国政协委员杨凯生在年会上表示,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在于改革,应该走出一条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要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企业会计核算都需要改进和调整“下一步更要解决的是要把人们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种种研究、开发、创新投入在GDP统计中得以正确反映。”

评分

参与人数 1韶华币 +1 收起 理由
hanpingsip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7 23:53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