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全面衡量我国煤炭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不外乎从全国煤炭产量、铁路运量、煤炭库存、进出口量、全国煤炭价格、固定资产投资、行业效益等7大指标加以分析判断。鉴于2014年全国煤炭价格和行业效益等两项主要经济指标跌幅均超过20%,业界有种悲观论点认为,中国煤炭行业在2015年仍将艰难过冬,因为在上述两个主要经济指标上,丝毫看不出煤炭行业形势转好的态势。
然而平台梳理发现,在7个指标中最不起眼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一数据变化上,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2014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9.5%,这一下降幅度在2013年和2012年曾分别达到了19.5%和31.4%。固定资产投入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市场回暖的信心值。煤炭行业连续三年放缓对固定资产投入的削减,正是煤炭行业重拾信心的强烈信号。不同于其他投资形式,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投资额度相对较大、投资收益相对缓慢等特点。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整体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我国煤炭行业这个在其中蹒跚了五年的“先行者”,应该比别人更有底气也更从容地来应对。尽管冬天还在,但是毕竟最艰苦的严寒已经度过,蓄势有为的我国煤炭行业将迎来五重利好。
一是资源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家能源局提出,“十三五”煤炭资源开发“东部原则不新建;中部建一退一,适度建设资源枯竭接续项目;西部建设(002302,股吧)煤矿配套项目”的规划总原则,将更有利于消化现有产能,在资源接续、运力增长、能耗控制等方面实现科学平稳发展。
二是供需关系进一步理顺。2014年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减少2.5%,实现了自2000年来的首降。进口煤炭总量减少3400万吨,暂停在建煤矿预计产量达10吨。供需天平两侧愈加趋向均衡。
三是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强。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工信、财政、安监、能源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序运行,协调联动开展煤炭企业脱困扶持工作。据悉,2015年将首先在黑龙江等地开展试点,设立专项资金,对口帮扶相关地方企业。
四是依法治理进一步规范。2014年全年查清非法违法生产中小煤矿100余处,涉及产量2亿-2.5亿吨,正依法取缔关闭,有效缓解煤炭开采领域产能过剩。
五是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长期以来,煤炭增值税是全国工业产品平均水平税率的4倍之多。今年煤炭资源税开始由从量计证改为从价计征,改变了全国一刀切的局面,使各地煤炭资源税收取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加快了清费立税工作,逐步减少甚至取消行政性收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