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氢气是炼油和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对于不同规模的氢气应用,中国化工园区制氢原料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炼化一体化项目可以从炼厂干气(原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的各种尾气如催化裂化干气、焦化干气、催化重整气、热裂解气、高压加氢裂化尾气等)中回收大量氢气。同时为了确保氢气供应的数量和可靠性,炼厂一般也会配置大规模天然气重整或煤/渣油气化制氢装置。
煤气化制氢的规模效应明显,在化工园区建设大型煤气化装置为多个用户供应氢气是合理选择。位于南京化工园区的惠生(南京)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建设了水煤浆气化炉和干粉气化炉制氢装置,为南京蓝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用户供应氢气,已成为南京化工园区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
对于中等规模的氢气需求,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装置更为合适,其单位投资低,在中等规模下也具备经济性。林德气体(吉林)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吉林化工园区建设蒸汽甲烷转化(SMR)制氢装置,生产25,000Nm3/h氢气,为园区内赢创特种化学(吉林)有限公司23万吨/年过氧化氢项目等多家化工企业提供高纯度氢气,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甲醇裂解制氢投资小,规模灵活,但甲醇原料成本较高,因此更适用于小型规模,对氢气价格承受力较高的用户。液化空气(连云港)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年产3×1200Nm3/h 甲醇裂解制氢项目,为罗盖特(中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江苏连云港的山梨醇、麦芽糖醇等产品生产过程供应氢气。
丙烷脱氢(PDH)正在成为中国新兴的丙烯来源,目前有近20个项目处于运行、建设、前期工作或规划阶段,亚化咨询预计2020年之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将建成至少12个项目约720万吨/年PDH丙烯产能。典型60万吨/年丙烯产能的PDH装置副产约2.5万吨/年(35,000Nm3/h)氢气。因此中国的丙烷脱氢项目在供应丙烯的同时,也有能力为园区内其他企业提供氢气。
2013年中国风电发电量增加至1400亿千瓦时,弃风量为150亿千瓦时。我国优质风电资源的集中区当地消纳能力不足,而且远离用电负荷中心,在跨区输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弃风。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电解水每生产1标方氢气和0.5标方氧气需要4.6千瓦时电能,因此150亿千瓦时弃风可以生产总计29万吨/年(410,000方/小时)氢气。
在内蒙古和新疆等风质比较好的区域,开发弃风制氢项目并建设区域氢气集输管网,就近供应当地的炼油和化工项目,兼具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