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中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发展,对聚乙烯行业的供应面、需求面以及价格方面的“新常态”进行阐述,针对相关企业应对策略提出一定的建议。
图1 油制烯烃成本
图2 煤制烯烃成本
图3 油制及煤制聚烯烃利润
对煤制及油制聚烯烃的成本公式进行拟合,基本上,煤制及油制聚烯烃的成本与煤炭、原油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76和1,拟合公式如图1和图2中所示。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聚烯烃生产企业的成本呈现直线上升。
对2014年油制烯烃及煤制烯烃的利润进行计算,1-4月份,聚烯烃产品震荡下探,4-7月份有一波较为明显的涨势,三季度以来,聚烯烃产品震荡下行为主;煤炭的价格1-9月震荡下行为主,10月起价格逐渐回升,煤制烯烃的利润走从7月起趋于缩减;而油制烯烃的利润呈现1-3月震荡走低,4-11月震荡走高之势,但相比煤制烯烃无利润优势。从聚烯烃行业来看,生产企业的利润仍占据首位,而中间环节的贸易商的利润受聚烯烃行业竞争力度较大的影响,利润空间有所缩减,利润在50-100元/吨为目前的常态化。
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且中国改革的力度逐渐深化,聚烯烃的行业的整体利润将受到压缩,为应对这一局面,聚烯烃行业各环节的企业亟需转型。
针对生产企业首先从资本进入方面,放低化工行业的进入门槛,例如中石化混改,吸纳民间资本,增加资本投入;同时,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及范围,搭建交易平台,方便贸易商和下游客户的购进;推出营销信息服务,方便客户的互动,对客户进行定期维护;部分企业从物流方面着手,增加利润增长渠道,同时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最重要的是,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尤其是2014年煤制烯烃装置的集中投产,油制烯烃企业首当其冲的受冲击,通用料的供需矛盾凸显,聚烯烃产品的利润受到影响,生产企业应优化产品结构,多研发和排产附加值较高、科技投入较高的产品,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针对贸易商对企业自身进行定位,销售规模较大的、资金能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可以与生产企业合资创办销售公司;也可以将产业链延伸,工贸一体化,或者扩大业务范围,多涉及一些行业利润前景尚可的产品。规模资金一般的企业,可以进行适当的瘦身,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熟悉度较高的产品,提高专业度,对行情进行博弈,能比较广泛而准确的了解市场信息,提高对行情判断的准确度,从而增加企业营收。
针对下游企业下游企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比例不高,规模较小的企业较为集中,多生产低端料为主,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整体上,低端料市场的利润较为薄弱,高端料的利润较高,但需要一定的资金占用量,并在产品的推广使用、市场的接受程度方面有一定阻力,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针对高端塑料制品进行重点研发、推进,为企业实现创收。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根据资金能力,针对目标市场选择优势产品进行推广。
整体上企业面对市场化程度日益激烈,需要放开思路,对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并及时进行相关的跟踪服务,提高利润增长点。同时需要有创新的思维,能针对市场需求始终走在前沿,才能拥有主动权,处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