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1.三部委联合下文干预市场,“救市”政策提升煤市企稳预期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煤炭行业结束“黄金(1220.50, 14.50, 1.20%)十年”。在行业产能过剩和进口煤冲击下,国内煤炭行业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6.8亿吨,净进口2.6亿吨,消费量36.1亿吨,过剩3.3亿吨。2014年国内煤炭价格一路下行,不断刷新近年新低,导致煤炭企业亏损面加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70%,7个省区的煤炭企业整体亏损。面对煤炭行业的严峻形势,8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煤矿安监局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所有煤矿按照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和承诺事项组织生产。《通知》规定,煤矿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月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月均计划的110%;无月度计划的,月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生产能力的1/12。2014年上半年煤炭产量已超过登记公布生产能力50%的煤矿,下半年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年度煤矿不超能力生产。所有未经核准但已建成并组织生产的煤矿,一律停产;所有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不得投入生产。
国家三部委联合下文以行政命令式干预市场带有一定的“救市”色彩。虽然“救市”政策对于改变煤炭供需格局不会有太大作用,但是有助于提升煤炭市场企稳预期。进入8月,随“救市”政策的深入执行,我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和预期指数出现止跌企稳迹象,显示出国内煤炭市场悲情绪有所好转。
2.神华和中煤等巨头带头限产,改善煤炭市场供需格局
7月底以来,神华和中煤等煤炭巨头带头限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透露,全国煤炭产业已达成下半年减产10%的共识,各地的减产潮将逐步拉开。7月底,神华集团宣布开始限产减销,今年将限产5000万吨,减销6000万吨。神华集团原计划今年煤炭产量为5亿吨,计划销售量为6亿吨,即调减的产量、销售量均占原计划的10%。8月12日,中煤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中煤能源发布公告称,决定将2014年原煤计划产量较原计划调减10%,调整后的2014年度原煤计划产量将同比减少约5%。而中煤集团官网称,该集团下半年将主动减产2000万吨,减产幅度达20%。山西大同煤矿集团8月25日宣布,下半年煤炭产量和销量分别下降1000万吨以上。9月25日,阳煤集团主动调整下半年煤炭生产计划,按全年商品煤计划总产量的10%执行,年底前集团煤炭产量将下降700万吨以上。
从煤炭生产大省山西商品煤周产量数据可以看出,7月底以来,伴随神华和中煤等煤炭巨头带头限产,山西商品煤周产量快速下降,由7月25日当周1885万吨,下降到9月26日当周1457万吨,减产幅达22.67%。兴业证券研报称,此次国内企业协同减产规模约为1.5亿-2.5亿吨。神华和中煤等巨头带头限产,有利于缓解国内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改善煤炭市场供需格局,促进煤炭价格企稳回升。
3.港口和消费企业焦煤库存低位运行,市场存在刚性补库需求
今年国内炼焦煤产业链整体以去库存为主。其中,中游流通企业囤积意愿不强,前期不乏因价格大幅下跌甩库存的现象。京唐港、日照港、连云港和天津港四大港口炼焦煤库存由年初最高810.7万吨,下降到9月26日的481.3万吨,下跌幅度达40.63%。下游炼焦煤需求企业钢厂和独立焦化厂采取按需采购策略不断压缩库存。国内样本钢厂和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由年初最高1341.8万吨,下降到9月26日的1069.2万吨,下降幅度达20.32%。但是,因消费不畅以及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去库存化,今年上游煤炭企业炼焦煤库存迅速攀升。以山西煤炭库存数据为例,山西商品煤库存由年初2548.54万吨,上升至9月26日的3897.5万吨,上升幅度达52.95%,期间库存最高一度达到4182.3万吨。
从库存结构来看,目前炼焦煤产业链中库存主要集中在上游煤炭生产企业,而中游港口和下游钢厂及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则低位运行。在这种库存结构下,当市场处于悲观氛围之中时,上游企业将面临去库存压力,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将维持低库存运行,当市场氛围回暖背景下,将提升上游企业挺价意愿,激发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刚性补库需求。
综合分析,三部委联合下文干预市场,“救市”政策提升煤市企稳预期,同时神华和中煤等巨头带头限产,改善煤炭市场供需格局,在此双重因素作用下,煤炭市场悲观氛围短期将有所好转,从而提升上游企业挺价意愿——在全行业大幅和大面积亏损背景下,煤炭企业挺价意愿将更为强烈——并激发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刚性补库需求,进而支持焦煤价格短期反弹,但上游企业高库存也将限制其涨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