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956|回复: 0
收起左侧

四因素影响 煤市转好迹象不明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 16:20:1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2014年下半年,煤炭救市政策相继出台,包括大型煤炭企业限产、煤炭大省集中清理违规收费、国家控制煤炭进口数量等。到了11月下旬,国内煤市转好迹象仍不明显,下游需求依然低迷,电厂拉煤、购煤积极性不高。无论是重点电厂还是港口,存煤均处于高位;到达北方港口的拉煤船舶保持低位,港口空泊现象增多,发运量走低。为何国家控制进口,并采取一系列救市政策之后,沿海煤市依然疲软呢?

1.宏观经济调整影响煤市转好。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国家面临低成长或成长放缓期,发达经济体增长分化。美国经济增长逐渐增强,欧元区经济前景恶化,通缩压力上升,并对经济增长威胁加大,日本经济增长也在大幅下滑。

  我国经济增速也在放缓。一是工业增速大幅放缓。9月份,PPI同比下降1.8%,降幅较8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连降31个月。二是制造业不景气。一方面,制造业PMI低位徘徊,9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1.1%,连续29个月围绕着50%荣枯分界线低位波动;另一方面,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销售价格继续下降。房地产低迷持续影响建材、家电、工程机械等行业。受全球经济弱势运行影响,煤炭、焦炭、钢铁等行业持续低谷运行,直接影响煤炭需求和市场的走好。尽管国家采取“微刺激”政策,来拉动需求。但是,进入下半年,下游煤炭需求并没有明显转好,耗煤量没有大幅增加。

2.价格走势不明朗。

  煤价持续走低。今年以来,国内煤价总体呈直线下行态势,其中一季度煤价整体进入快速下行,二季度煤价跌势趋缓,三季度在经历了7月份又一轮下跌之后,8月份在底部持稳;借助“迎峰度夏”之后电厂补库存以及大秦铁路检修前夕的抢运,煤企开始上调煤价,部分煤种价格略有回升。9月份开始,国家不断出台煤炭救市政策,扶持煤企脱困,煤炭企业在下游需求不好的情况下逆市场走势上调煤价;而进入2014年底,到了每年一次的煤电价格谈判之际,煤企积极主动上调煤价,但受下游库存饱和、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煤炭有价无市,预计涨幅不会很大。

  从8月份开始,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同煤集团等大型煤企按照发改委和工业协会统一部署,纷纷减少今年的煤炭销售量,努力完成煤炭限产目标。但到了2014年底,煤价上涨后,刺激了部分中小煤企复工复产,增加煤炭发运量。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煤炭基地很多经过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的煤矿产能集中释放,产量有很大的提升。目前,煤炭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仍会很突出,对煤价上调形成遏制。

3.需求转好不明显。

  从全球煤炭市场的总体情况来看,四季度,北半球冬季煤炭需求将有所增长,但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依然难以改变,澳洲、俄罗斯、印尼等国煤炭继续低价位进入亚洲市场。从国内煤炭市场角度分析,四季度,进口煤恢复关税、主要电力企业控制进口总量等措施势必将进一步降低进口煤市场对内贸煤市场的冲击,给国内煤市增加市场份额提供闪转腾挪的空间。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南方雨季结束,水电出力将逐渐下降,一定程度将带动电煤消费增加。

  从11月份开始,我国从北到南将陆续进入冬季,随着气温不断下降,供暖用电、用煤也会逐渐增多,耗煤增加,下游用户拉煤积极性或将有所提高,煤炭市场将向着供求平衡的方向发展,借助国家救市政策,价格继续企稳回升的态势将不会改变。但考虑到目前下游企业库存高位,环保压力使得企业降低煤炭消耗成为必由之路,巨大的社会库存和持续疲软的煤炭需求也给煤炭市场回暖带来很大压力,需求转好不很明显。

4.电厂耗煤量同比降幅明显。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0.3亿吨,同比下降1.2%。其中,电力行业耗煤量为14.7亿吨,同比下降1.8%;钢铁行业耗煤量为4.7亿吨,同比下降1%;建材行业耗煤量为4.2亿吨,同比增长0.2%;化工行业耗煤量为1.7亿t,同比增长8.1%。10月份至今,全国重点电厂耗煤水平仍在低位,存煤数量不断攀高,存煤接近1亿吨,可用天数高达30天;11月上旬,沿海六大电厂日耗煤数量保持在60万吨以下的低位,同比下降10.3%;11月中旬,六大电厂日耗合计达到61-62万吨,但仍然偏低。目前,沿海电厂存煤数量和可用天数已经达到高位。

2014年夏季,7年一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南方天气凉爽,降雨频繁,促使水电运行良好,火电压力减轻,东南沿海地区耗煤量减少。今年年底,可能还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一旦出现,我国出现暖冬的可能性偏大,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的用煤数量。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20 09:17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