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政策环境。
煤制气项目示范先行的原则是发改委制定的,第一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大唐克旗年产40 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也是发改委树的。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还在建设之中,三期工程尚无明确的投产时间表。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产能,经验和教训还没有来得及得到很好地总结。但发改委几乎在批准大唐开展煤制气示范的同时,又陆续批准了新疆庆华、辽宁阜新、内蒙古汇能等3 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似乎没有等着老大先示范一下的意思。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个示范项目言及成功尚早的情况下,2013 年4 月,发改委突然开闸放水,又陆续核准了17 个煤制气项目,总产能达到770 亿立方米。截至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及备案的煤制气项目更是高达50 多个。“一手树示范、一手给路条”着实把人给弄糊涂了:这架式,到底是限制还是鼓励?
最近,因《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出台,业内情绪又有一波涟漪。该《目录》取消了对8 个省区大型煤经甲醇制烯烃和煤制甲醇的鼓励。而在两年前出台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年前出台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这些煤化工项目还都是重点支持的对象。而这些产业政策均出自发改委之手或过了发改委的手。
也许发改委一直很矛盾。一个项目动辙上百亿,而且全世界没一个国家形成了规模生产,这样的产业不试行吗?所以发改委才在2012 年毅然决定现代煤化工产业要示范先行,并将示范审批权抓到手中。但审批权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中国那么大,各地有各地的实际情况,你一把尺子量下去,申诉的声音全上来了,哪个不批都显得无情无理。如果没有猜错,这就是煤化工产业政策时松时紧的原因。2010 年7 月10 日,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曾表态:发改委将与有关部门协同尽快制定新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然而,从杜鹰副主任表态算起,整整过去4 年,一个与以前同类产业政策大相径庭的“鼓励文件”才终于出台,亦被称为“最难产的文件”。这其中上下博弈、左右权衡带来的甜酸苦辣,只有发改委自己心里明白。而煤化工产业就在这一轮轮起伏不定的产业政策中,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