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42655
|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据悉,过去5年,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企背景下,我国以煤制油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中国实际已建成投产4个煤制油项目,产能达165万吨。
然而,好景不长,自去年以来,受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开始动荡下跌。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价从120美元/桶下跌到了不到50美元/桶,跌幅超过60%。油价的下跌让依赖高油价而盈利的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备受煎熬,整个行业陷入亏损境地。
根据各方统计的数据显示,煤制油成本明显高于当前的国际油价。从中国各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投产运行实际情况看,西部地区现代煤化工产品的成本线在40-60美元/桶,中东部地区现代煤化工产品的成本线在70美元/桶左右。目前50多美元/桶的油价,使得绝大多数煤制油等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
从长远来看,不少业内人士并未表现出悲观情绪。一方面,无论油价如何变动,煤制油项目理应在中国能源体系中占一席之地。因为一旦中国石油安全受到战争等突发因素影响,煤制油将起到很好的战略补充作用。另一方面,目前这种超低油价不可能长期维持。油价会较快地回归到市场平衡点60-70美元/桶。从纯市场生产成本的角度看,现代煤化工还是有潜力的。
如果国际油价下跌算是煤制油产业所遇到的“天灾”,在业内人士看来,油品税费调整则是“”。2014年12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2元/升提高到1.4元/升。
高额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一直最被煤制油行业所诟病。而实施最新消费税标准之后,业内人士测算,以一个产能1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为例,在满负荷生产运营的情况下,生产柴油每年仅消费税的税务成本就超过13亿元。如果目标产品是汽油,消费税更是高达19.3亿元。总体来说,煤制油税负比进口原油进行炼油的税收负担还要沉重。
综上,虽然我国煤制油市场前景可观,但连遭油价下跌、高额税负的“天灾”,未来产业发展将起起伏伏,难言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