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962|回复: 0
收起左侧

煤化工项目刹车 过剩甲醇出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30 09:52:4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8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该文件将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值得一提的是,此《目录》中,一直备受行业关注的煤化工项目遭遇“泼冷水”;即在征求意见稿中,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贵州和云南,都列入的煤制烯烃和煤制甲醇项目,终稿中却被一律取消。

    作为以煤基为主的甲醇行业而言,此举措将会对中国甲醇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首先,从我国甲醇行业的产能情况来分析——阶段性产能过剩尚存

    近十年来,我国甲醇行业产能扩增的“步伐”从未间断,且部分时段产能增长幅度明显;尤其2004-2008年期间,受国际原油持续高位及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影响,能源替代的战略消费预期下,造成甲醇产业过热、不健康的发展态势。据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甲醇新增产能增长率高达至56.66%,2010年产能增长率为38.26%,2012年及2013年产能增长率分别为13.63%、8.29%。

    虽近几年,新增产能增幅有所放缓,然受需求配合不足、国外低成本甲醇蜂拥冲击等影响,致使国内现有甲醇企业资源利用率不高,行业仍处产能相对过剩的阶段时期。煤化工项目“刹闸”,无疑是行业理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甲醇产业的发展亦做出“健康”指引。

    至此,从甲醇行业近年来的开工情况来分析,亦不难发现,企业开工不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通病持续存在。

    2012年至今,我国甲醇企业整体开工水平集中在50%-65%之间;但多数时间围绕在55%附近波动。相比较产能庞大的甲醇市场而言(据数据统计,至稿前我国甲醇总产能约6230万吨),闲置装置产能占比仍不容忽视。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国内甲醇行业整体开工围绕在56%-65%,较前两年开工比率虽有所提升;但增幅缓慢;并且,与中东、欧美等国外甲醇企业装置开工水平相比,中国甲醇行业产能利用率仍有一定差距。

    第二,从我国甲醇产业延伸情况来分析——下游产业相对单一,深加工找出路是根本

    目前西北地区以甲醇为原料的终端衍生物多为PP、PE,产业链延伸相对单一,且市场的开发运营灵活度不高、风险性偏大。并且煤制烯烃过热的投资态势,使得烯烃行业的生存空间亦在进一步受到挤压;国家对煤化工项目释放的“降温”信号,无疑给烯烃产业过剩提前打好“预防针”。中国甲醇产业链延伸另寻“出路”是根本,提高终端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种类,抢占先机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而不是过度盲目的跟风过热项目。

    第三,从我国甲醇企业的生存前景来分析——原料多元化,合理健康发展是关键

    基于原料多元化的中国甲醇行业而言,企业从成本上所体现的优势,是企业的生存空间拓宽的根本性因素。近年来,就天然气涨价问题来看,足以使得气头甲醇企业“绞尽脑汁”;今年9月份天然气价格再次推涨,对气头企业更为“雪上加霜”,目前西南、西北部分以天然气原料的甲醇企业停车较集中,且后续装置是开、是停还是转工艺暂难以“定夺”。而以焦炉气为原料的甲醇企业,多数时期开工水平亦受到焦化限产所造成的原料瓶颈。或许,部分煤头甲醇企业曾因此“暗自得意”过;其实不然,在国家“调经济、促转型”的大政策指导下,煤基企业在高耗能、高耗水及环保压力制约下,亦承受着不可逃脱的重压。企业要想“活下去”“过得好”“赚得多”,就应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
     总而言之,煤化工行业理性发展趋势下,中国甲醇企业更需进一步寻找新的“出路”,来缓解甲醇产能相对过剩的压力,刺激甲醇行业需求的深度提升,中国甲醇行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请勿灌水,请勿发布无意义纯表情或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7-18 22:38

Powered by 猛犸论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