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伴随经济增速下降及节能减排进一步深化,未来几年,煤炭需求增幅与过去相比,或将显著回落。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对煤炭消费需求旺盛,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约占总消费量50%左右。
我国传统原煤的使用方式:
1、原煤窑炉燃烧加热(13.6% 5.1亿吨)
2、民用煤(3.8% 1.6亿吨)
3、炼焦冶金行业使用(18% 6.0亿吨)
4、燃煤发电(48.1% 20亿吨)
5、建材耗煤(14.9% 6.2亿吨)
6、煤化工转化(6% 2.2亿吨)
7、其它零散用煤(1.2% 5000万吨)
未来各种使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1、工业锅炉及窑炉用煤已趋稳定
我国工业燃煤锅炉和窑炉有60多万台,其中非发电中小工业锅炉48万台,年耗煤超过5亿吨。我国工业锅炉主要用于供热、供暖,锅炉均是层燃炉型(链条炉)原煤散烧,能效较低(60-65%),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净化装置过于简陋,污染很大;新型煤粉型中小工业锅炉刚刚出现,使用还不普及;这些层燃型锅炉均属于限制发展、加快淘汰类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集中供热、供暖且需求还将有所增长,但是出于对环境污染控制的考虑,供热供暖已趋于多元化(燃气、电热)、清洁化(太阳能、地热、热泵等),直接燃煤供热、供暖已经基本稳定,发展潜力不是很大。
2、居民生活用煤大幅快速下降
我国民用煤1.6亿吨左右,随着人民生活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污染控制和使用便捷性的要求,管道天然气、罐装液化气和电热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沼气的大量普及,民用燃煤将大幅度快速下降。居民生活用能要增加天然气、液化气和电力的消费。
3、炼焦用煤发展潜力很小
我国炼焦产能6亿吨,去年生产焦炭4.73亿吨左右,由于下游用户钢铁行业产能已经接近峰值。随着冶炼技术进步和废钢回收利用,预计冶金行业将快速下降,到2050年耗煤量预计下降到2亿吨左右,炼焦业耗煤发展的潜力很小;焦炭造气行业:由于大型粉煤气化技术的成熟,焦炭造气因成本问题在大幅度衰减和替代,造气用焦炭需求的发展潜力很小。
4、发电用煤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我国目前燃煤发电装机约8.2亿千瓦,年耗煤20亿吨左右,是煤炭最主要的消费领域。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不高,未来电力需求还会有较大的增长,虽然目前对燃煤发电的污染排放颇有微辞,但已经出现了燃煤超低排放清洁发电技术,燃煤清洁高效发电转化仍然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预计我国最终燃煤发电装机总容量在12亿千瓦左右。峰值耗煤量在36亿吨左右。
预计我国最终燃煤发电装机容量(拐点)要达到12亿千瓦左右 ,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但考虑能效提高,耗煤量不会同比例增加。
5、煤化工用煤发展潜力较大
我国目前煤化工耗煤量在2.2亿吨左右,主要用于化肥、电石、甲醇等传统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和少量现代煤化工原料。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采用煤炭为原料生产油料和清洁燃气以及其它油气化工产品的产业正在快速发展。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局限,石油天然气自给能力严重不足,还在不断增长的石油、天然气需求,为煤制油气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较大。通过煤化工转化,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煤炭的清洁化程度。
6、建材行业产能严重饱和
我国水泥产能接近28亿吨,年耗煤稳定在6.2亿吨左右,由于产能已经严重饱和,预计未来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加上技术进步和余热利用,其产品能耗将有所下降,建材行业煤炭消耗将逐步下降。
7、其它特殊用煤将逐步被替代
其它特殊用煤极少(煤基碳材料、增碳剂、滤料等),且随着技术发展,逐步被替代,没有太大潜力。
结论:
1、由于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燃煤污染越来越受到关注,低效率的煤炭直接燃烧越来越受到限制、分散型用能需求将快速被清洁能源所置换和替代,煤炭需求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
2、电力是最清洁、最便捷的二次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煤炭高效清洁转化为电力是未来努力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未来煤炭需求的主要增长空间。有人预计到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比例中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可能下降到20%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将提高到80%左右,发电从2030年以后也要逐渐出现“去煤化”。
3、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以及我国油气自给能力不足,给煤制油气和油气化工产品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改变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发展是大势所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