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352|回复: 0
收起左侧

差价无法覆盖成本 大型煤炭进口商现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降至1886万吨,环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经连降六个月,并且降幅近一步扩大。

进口煤大幅减少,传递出一个信号,国内的进口煤贸易商热情渐消。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国内煤炭价格的调节杠杆平抑作用将大幅减弱。

在进口煤和国内煤价差价日渐趋平的情况下,诸多进口煤贸易商处境有些艰难。“今年进口煤炭贸易商大部分都不赚钱。”9月15日,北京长贸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煤炭交易量达到“百万吨”“千万吨”级的进口煤炭贸易商巨头在进口煤市风暴中首当其冲,业绩下滑,甚至一度停产。

作为煤炭进口企业排名中位列前位的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粤能源”),由于利润收窄出现巨额亏损,去年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据媒体此前报道,除蓝粤能源外,广东其他大型煤炭贸易商如亚太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能源”)、大优、飞马等企业也在去年基本暂停进口业务。

而即使是中国最大的煤炭民营供应商中国秦发[2.86%]集团也不能独善其身,在半个月前发布的2014年中报显示,其首次出现净亏损3.256亿元。

大型进口煤商现困境

我国进口煤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2009年我国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以来,煤炭进口量一路攀升。诸多进口煤炭贸易商也在此环境下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形势已经开始转变。

被列为防城港煤炭进口“四大金刚”之一的蓝粤能源,去年其在防城港的业务或因严重亏损,存港煤炭已被相关放贷银行暂封,相关进口业务暂停。

蓝粤能源以经营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为主,还进口越南、澳大利亚、印尼等地煤炭。公司主要客户是在珠三角等地的电厂、钢铁、水泥、造纸等企业。

一位蓝粤能源有关销售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现在我们因为印尼煤不好做,已经不做印尼煤了。但是可以做5800大卡和6000大卡的其他煤种,至于报价要等采购部把资料发过来才看得到。”

“蓝粤现在做得很少,去年停了以后,到现在都没有怎么动。但一时也没法倒闭,负债情况也还在厘清。”防城港一家煤炭物流企业负责人称。

“蓝粤一时还不能倒,量太大了不能倒,广东政府也在协调。”熟悉情况的一家大型国有煤企销售人员和横琴煤炭贸易中心人士同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明了这点。

除了在困境中不断挣扎的蓝粤能源,中国最大的非国有煤炭供应商秦发集团也面临经营困境。2014年8月29日,中国秦发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截至6月30日录得净亏损3.56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为224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查阅中国秦发中期业绩报告发现,2011年至2014年其煤炭经营及贸易量从650万吨逐年递增至1090万吨。然而其业绩并未如贸易量一同增长,相反其盈利额逐渐下滑,2011年至2013年分别为3.33亿元、1.01亿元、0.22亿元。2014年中期则首次出现亏损,为负3.56亿元。

中国秦发在其网站上表示,该公司从国内以及澳洲、印尼和越南等海外市场采购煤炭。“每年煤炭交易量约达1000万吨,交易商称其中70%为进口煤。现在进口煤企业日子艰难,已经有银行紧盯着秦发,以防出现贷款风险。”上述国有大型煤炭销售集团人士说。

与秦发集团一样贸易量同为“千万吨级”的煤炭供应商亚太能源,也深受冲击。据亚太能源官网显示,其煤炭购销规模年保持在2500万吨以上,年进口量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连续多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不过截至目前,亚太能源也几度暂停了煤炭进口业务。据此前报道,由于签署了大额进口合同,随着煤价急剧下跌,亚太能源的账面损失或达到2亿元以上。对此消息,记者未能联系上亚泰能源求证。

摊子大营运成本过高

随着国内外煤差价日趋接近,卖煤渐成亏本生意,这些“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级”的进口商因摊子大而陷入困境。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2-12 09:17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