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419|回复: 0
收起左侧

如何看待我国能源安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0 08:52:15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目前对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行业专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我国能源自给率达到89%,属于安全范围;有人认为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属于危险范围;同样还有人认为我国能源来源已多样化,全球贸易已不是冷战时期,即便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仍是安全的。那么我国到底能源安全形势如何?如何界定能源安全呢?

    首先,定义能源安全。能源安全即能源供应可以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强调能源供应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偏重能源供应受本国可控的程度。从能源供应的意义上来说,国内煤矿事故虽然也可纳于“安全”字面意思之下,但几乎不牵扯供应保障,因而不属于“能源安全”。而核电站安全虽然属于能源供应安全,但技术建造维护等安全因素基本都是国家自身可控的,不受外界牵制,因而本文同样不考虑核电的安全生产。综上可知,从国家宏观层面上提到“能源安全”就是指受国际政治经济影响的能源供应安全。这点可以参考“粮食安全”的概念,“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指的就是国内的供应安全。

    其次,描述能源安全。能源安全的指标一般就是能源自给率和能源对外依存度。能源自给率是本国能源生产量除以本国消费量,而对外依存度是本国的能源净进口量除以消费量,所以两个指标相加恒等于1,其实是一个意思。一般认为对外依存度越高,能源安全越低,也就是受国际政治影响越大。

    再次,衡量能源安全。与描述能源安全一脉相承,看国际政治经济是否对我国能源供应有重大影响,主要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在供给方面,主要看供给的充裕性与稳定性,也就是国际政治格局会不会影响能源产量,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就是供应不稳定的例子;在需求侧,主要看国内需求的刚性,或者说可替代性,我们是不是需求刚性增长,并且只能依赖一种能源,依赖度越高,发生风险的后果越严重,能源安全性越差。

    有了以上常识,我们可以对当下的一些观点做出判断:

    1、我国能源依存度低,较为安全

此论点认为我国一次能源依存度只有11%,低于美国的15%,更远低于日本的94%。他们都安全,我国应该也是安全的。如果只按这个指标来看,34个OECD国家(基本认为是发达国家)中只有5个低于中国,这样看来中国还是挺安全的。但此轮点忽略了能源间的差异化,煤炭、石油、天然气虽然都是化石能源,但相互替代性较低,该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地方就无法用煤炭或者用煤炭成本更高。由于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而且基本自给自足,所以综合计算出来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的确只有11%。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8%,已经是对外依存度很高了。木桶效应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能源是否安全,取决于最不安全的那种能源,而不是整体的能源。类似于,我家大业大、钟鸣鼎食、粮食充沛,但就是缺盐,最终还是得变成“白毛女”。

    2、油气对外依存度高,但由于国际贸易,因而不影响安全

此论点认为,虽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但是欧美等国家依存度也高,也大量进口油气,他们没有安全问题,我们也不会有。此论点是自由主义学派的一般观点,也据此经常嘲笑意识形态派。的确,当今的贸易确实是全球化的贸易,但绝不是“自由”的贸易,尤其在能源这种战略产业当中。众多战争的起因归根到底都是能源资源的争夺。在一个从来都“稀缺”的能源市场下,大国怎么可能约束住自己的“市场力”,保证能源市场的“自由贸易”呢?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欧美国家上了深刻的一课,这种危机感一直持续到今天,乌克兰的局势让整天“受气”的欧洲又紧张了一下。当然,美国确实不必担心自己的能源安全问题,毕竟连钱都是借全世界来花的,更何况能源呢,实在借不来还可以挥舞拳头。但中国不能这么干,我们只能一方面开源,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增加控制权,另一方面节流,调整国内能源消费结构。

    3、能源来源已经多元化了,不必担心供应问题

此论点认为世界已从单极化走向多元化,中国的油气来源已经多渠道,不论是海上LNG、中缅管道,还是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天然气,多元化渠道已经形成,不必担心供应受国际格局牵制。本论点其实存在因果倒置的逻辑问题,是我国担心能源安全,才去尽量多元化,而不是全球已经多元化了,我们不用担心能源安全。多元化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我国对全球的多元化进程投入巨大,而不是坐收全球多元化之渔利。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9 11:48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