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43660
|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从西山煤电古交“煤电材”循环经济园区和山西焦化洪洞“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同时被国家六部委确立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到目前全国最大的燃洗中煤坑口电厂和配套产业群已在古交循环经济园区建成、我国首套焦炉煤气制甲醇再制烯烃示范项目在洪洞“煤焦化”循环经济园区核准“落户”,山西焦煤走过了10年。
山西焦煤组建13年来,一任任班子持续接力,矢志不渝地追逐绿色发展梦想,从曾经挖煤卖煤,到循环经济园区次第崛起,大集团完成了一次次绿色“蝶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路径不动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煤电材’、‘煤焦化’、‘无机盐’等六大循环经济园区,实现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遵循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以董事长、党委书记武华太为首的山西焦煤新一届班子,对企业发展做出了长远谋划。
“绿色”、“循环”、“低碳”,这些当前最抢眼的关键词,也正是多年来山西焦煤实施持续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注脚”。
由黑到绿的“蝶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对“卖炭翁”的刻画,也映射出矿工曾经的生活状态。而如今山西焦煤的“卖炭翁”却不仅仅止步于挖煤卖煤,则是潜心砺剑,精心攻术,行进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
从源头演绎绿色精彩—
山西焦煤是资源型企业,只有惜煤如金,方能可持续发展。焦煤人深谙这一道理。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精细的园区式管理,实施安全绿色高效开采,严格回采率指标考核等,从源头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古交园区引进无人自动化薄煤层刨煤机等装备,开采厚度1米左右的煤层,形成了一批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不仅提高了资源回收率,还改写了矿工跪着或爬着挖煤的历史;在屯兰矿实地研发沿空留巷Y型通风无煤柱开采技术,资源回收率提高10%;建造无人值守机房硐室集控系统,对井下变电站、水泵房等系统远程控制,实现了减人增效。目前,古交园区资源回采率85.72%,居国内领先水平。兴县园区斜沟矿建成千万吨级矿井综采示范面,煤炭产量较之前提高30%;同时积极推广放顶煤开采技术,14米厚的煤层一次采全高,采放比达到1:2.89;自主研发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无煤柱开采、不规则边角煤机械化开采等技术,回采率提高10%以上,回采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已在焦煤矿区推广应用。
“我们还一改老矿区‘先破坏再恢复,先开采再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在兴县、临县千万吨级矿井等项目建设之初就确立了以开发促环保,以环保带开发的新思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原则,确保清洁发展。”山西焦煤副董事长、党委常委、总经理金智新如是说。
由链条舞动绿色循环—
作为资源型企业,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将产业链做得更长,将附加值做得更高?循着“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经济低碳发展”的思路,山西焦煤首先在煤炭就地转化上大做文章。井口燃中煤发电厂、建材厂、焦化厂、煤气公司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项目落地。
古交园区是山西焦煤规划的首个循环经济园区。本着以煤为基、多元绿色发展等理念,果断明确“煤电材”为该园区发展方向。根据园区中五座煤矿伴生出大量洗中煤、煤矸石等实际,设计建设了采用燃洗中煤、直接空冷、中水复用等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古交发电厂。一期、二期工程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分别于2005年、2011年投产发电,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燃洗中煤坑口电厂;三期2×60万千瓦发电工程正全面推进,四期2×100万千瓦的发电工程也在周密规划中,配套建设的200万吨/年的高掺量粉煤灰复合水泥厂,每年消耗发电厂粉煤灰70万吨以上。“古交发电厂四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燃用洗煤副产品1500万吨左右,还能为太原市承担80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任务。如此一个循环,便可将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充分利用、吃干榨尽,尽显出洁净、绿色、高效的低碳宗旨。”山西焦煤党委常委、西山煤电董事长、党委书记薛道成精算着循环经济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