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877|回复: 0
收起左侧

2014年上半年五大热点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8 19:51:4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企业依旧围绕着“化解产能过剩”、“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兼并重组”等方方面面来展开各项工作,但其中不乏很多新的亮点,以及能够给行业带来启示和警醒的重要事件。

  “错峰生产”指日可待

  今年两会上,一份来自新闻出版界数十名政协委员的提案引起了水泥行业的强烈关注。

  这份提案内容为“构建北方采暖区水泥和采暖错峰生产协调机制”,建议为治理雾霾与化解产能过剩,在黑吉辽冀内蒙古等水泥行业竞争殊为激烈的北方省区市,实行冬季采暖期水泥生产统一停窑、春季采暖结束后开窑生产的运行机制。

  为了进一步调查此份提案实施的可能性,经济日报与本报组成联合调研组,于4月中下旬前往黑、吉、辽和内蒙古展开调研。接受调研的“政、产、学、研、用”各方代表普遍认为:错峰生产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关键在于合理布局推进错峰生产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工作机制、推进方式等时间表和路线图。

  无疑,北方采暖区水泥错峰生产,是今年建材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此次提出错峰生产更是值得整个行业思索的新课题。

  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撑,有了这些年北方四省区政府和企业对停窑限产的共同实践,有了全行业水泥人士的不懈努力,错峰生产机制真正落地将指日可待。

  大企业并购进入新时代

  今年4月7日,全球两大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与瑞士豪瑞发表声明,合并成立新公司——拉法基豪瑞公司(简称“拉豪合并”)。此次合并将缔造一家合并营业收入达320亿欧元的行业巨擘。

  作为全球水泥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这一世纪合并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同时,对于深陷产能过剩困局,并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刻的我国水泥工业来说,拉豪合并或为我国水泥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可借鉴的模式,使我们认识到,通过并购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强强联合才是企业并购的更高级阶段。

  实际上,领军企业在上半年已经纷纷走向了竞合之路。其中比较典型的合作有:中材装备与蒙西水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海螺集团与亚洲水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河南同力与中联水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等。这些龙头企业之间实现了强强联手、上下游利益共享,为突破现有发展瓶颈,推动行业结构调整作出探索。

  在刚结束不久的东北重点水泥企业兼并重组研讨会上,亚泰水泥、北方水泥、天瑞东北、山水东北、冀东东北、大鹰水泥等水泥企业也为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企业深层次合作献计献策。

  他们建议实行“两个转变”:转变商业模式,由交叉销售转向交叉持股;转变兼并重组方式,由独资兼并重组转向产权置换,实现企业加大产业集中度和市场主导能力的目标。同时会议还专门成立了兼并重组协调小组。争取在今年8月,能在部分地区开展实质性合作。这或许将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行业兼并重组的示范性效果。

  近期建材行业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国资委公布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名单,六家中央企业纳入首批试点,中国建材集团被列为国资委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央企董事会行使三项职权的双项试点企业。集团也将按照国资委部署,在建材制造、新型房屋、科技服务、新材料等业务板块选定试点实施单位,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

  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今年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作为国内尝试混合所有制的先行者,中国建材集团的兼并重组已成为业界典范。

  集团也多次表示,要继续完善联合重组,并且会进一步完成核心区域的联合重组工作,但是像以往这种靠贷款收购的方式基本不再大规模进行。下一步他们希望能够借鉴拉豪合并的模式,利用存量资产置换、换股参股等方式进行重组。

  “拉豪合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案例,我国水泥行业大中企业之间的合并应该提上日程,中国建材集团愿意继续做大企业整合的先锋。如果兄弟企业有这个意愿,我们愿意尝试拉豪合并模式。”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对强强联合的并购时代充满期待和信心。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19 02:41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