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近日,煤价持续下行,7月30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以下简称:价格指数;英文缩写:BSPI)报收于489元/吨,本报告期(7月23日至7月29日)比前一报告期下降了9元/吨。
在产业经济形势依然低迷的局面下,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由增转降,降幅为5.5%。煤炭产业投资的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煤炭企业不敢投资、没钱投资的真实境遇。不过,这也给煤炭企业反思和调整投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最近两年来,不少煤炭企业试图通过扩张规模,甚至是非理性扩张来做大企业。一方面,通过做大产能规模,才能在“抓大放小”的兼并重组中抢占先机。另一方面,做大资产规模,才有可能在主业亏损短期内无法缓解的态势下,通过开展多元化经营,靠副业赚钱来反哺主业,减轻企业经营压力。
这样的经营理念,导致不少煤炭企业即使在困境中仍然保持投资,但其实收效甚微。例如,利用前期高盈利时期的融资便利大量举债并购煤炭资源,受整体经济景气度和煤价持续回落影响,投资收效有限,经营财务风险大增。部分企业以煤炭主业为融资窗口进行多元化投资,盲目涉足房地产、金融、文化创意等高盈利性领域。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不少煤炭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并没有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分散经营风险等目的,反而导致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煤炭产业并非不能继续投资,而是要让投资更加精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当务之急,企业应该围绕煤炭主业,加快整合产业链条,追求以资源利用为主导的产业链投资。
与多元化投资不同,这种投资方式以延伸产业链为特征,使企业经营覆盖产业链主要利润份额,通过上下游协同发展降低成本,对冲经营风险。比如:进行资源储备型并购,开展提升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煤化工、煤层气等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将经营延伸至电力板块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等等。
从上市企业经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很多上市煤炭企业的煤化工、电力板块对企业利润贡献度正在攀升,而这种产业链投资的理念也将引领未来煤炭企业投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