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外界只能从蛛丝马迹中追寻能源主管机构的动向,当然我们已经习惯从蛛丝马迹中预测未来。
简政放权后,能源局的“三定”着重加强监管和规划职能。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习惯了审批的单位如何转型?如何以规划定项目,又照顾了地方、央企等方方面面的利益,真是门大学问。
”十三五“能源规划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开门听取意见的迹象。 6月23日,国家能源局在京组织召开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部署动员“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
局长吴新雄这么表述:做好“十三五”能源规划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是能源行业贯彻落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把握做好“十三五”能源规划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组织好规划编制工作。
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发展方针,落实“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围绕加快建立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的目标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我国能源科学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问题。突出重点,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十三五”能源规划的重大问题。
坚持“开门做规划、科学编规划”,做好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衔接,做到战略与战术相结合、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长远与当前相结合、系统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力争用两年时间,编制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十三五”能源规划,为推动能源革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注意到,除了长长的前缀和客套话,新内容也不多。用两年时间编制一个约束5年的规划,这本身就难度极大,以往的规划都是”写写画画,挂在墙上“而已,还需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具体实施的人估计要挠头不已,当然规划向来是一个课题,会寻找研究机构做研究,形成结果就是规划。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之外,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不在论述范围内。
这有多种原因,一是领导们还没吃透体制革命、技术革命的目的和实现手段,二是体制革命就是革自己的命,不知道如何下手,三是体系内都按照早前两个革命的提法,体制和技术革命不提。
会议提出将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发展方针,落实“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围绕加快建立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的目标任务,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将进一步落实在“十三五”规划中。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将在十三五成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一旦如此,则会僵化,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背道而驰。
按照当前的发展模式,能源消费总量在2020年将达到53亿吨标煤、2030年达到70亿吨标煤。这种以高消费拉动高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指望需求和规模粗放扩张的发展思路必须改变,积极投身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走内涵式质量效益之路。
这个数字与中国国际交流中心提出的数字,一模一样,足可见国经中心的重要地位。国经中心的报告还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能源论述的蓝本,能源局不过是进一步阐述。
能源局的会上还提到,根据当前能源发展现状,在确保能源供给和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
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供给革命的重要内涵。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提高煤电机组准入标准,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限期实施改造升级,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
在采取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要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油气管线、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完善能源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能源统计制度。
后面这些论述亮点不多,能源局一向这么说。传统能源要发展,可再生能源也要发展,大容量输电技术是什么技术,语焉不详。对煤电机组的改造升级,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毕竟火电占到整个装机的80%左右。
其它则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没说清楚。当然,要2年后看到规划文本才能判断。在此之前,赶紧找其它文本研究未来动向吧。实业界更关注的则是规划实施手段是否会创新,是否有新的监管手段,而不是规划发布、工作终止。
能源局官员也发文对规划工作做过阐述,但我们还是更希望看实效,而不管说法如何美好。等着瞧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