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四月份上中旬,国内煤炭运输形势看好,下游拉运积极,秦皇岛港场存已由月初的585万吨降至22日的466万吨,直降119万吨。神华集团在秦港专用场地的存煤不足10万吨,而后续预报拉运准混、神混的船舶多达10多艘,总载重吨30多万吨,都需要等待铁路调进。中煤集团的平混煤经过洗选加工,灰熔点高、耐烧,热值也高,有的品种有优惠政策;但受铁路进车减少因素影响,难以满足下游拉运需求,船等货现象严重。同煤和伊泰集团存煤略高,但经过这一轮次的船舶拉运后,后续陆续到港的船舶也在等铁路进车。
三月初,受神华集团大幅下调煤价影响,各大煤炭企业纷纷跟风下调煤价,造成国内煤价格倒挂,贸易商进口降温,进口煤总量减少。今年1-3月,我国进口煤炭分别为3591、2282、2529万吨,尤其二、三月份,进口量出现连续走低。截止4月22日,以5500大卡煤炭为例:澳大利亚进口煤到达广州港的到岸价为565元左右,广州接卸港的国内煤炭成本(平仓价+海运费+卸船费)大约在585元左右;进口煤价格比内贸煤低20元/吨,考虑到煤质、卸载和港杂方面的问题,进口煤含税到岸价只有在低于进口煤价格30元/吨时才会有竞争优势。也就是说,目前进口煤到广州的价格已经出现10元钱的倒挂,到华东地区倒挂的更多,国内煤炭逐渐占据主导,优势继续显现。
截止本周,北方港口煤炭价格已经连续一个月保持稳定,市场实际成交价格涨幅基本在5元左右徘徊,小户拉运5500大卡煤炭价格在535元/吨左右。4月1日已经开始执行新的季度长协电煤购销价格,价格变化不大;此前大家普遍担心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继续降价的情况并未出现,以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为首的主要煤炭企业4月份的长协电煤价格维持在3月份水平,几乎没什么变化,少数煤炭企业甚至还上调了4月份长协电煤的结算价格。这一行动对市场煤价起到“维稳”作用。国内煤炭价格止跌趋稳,有利于下游用户提高采购数量,提高拉运积极性,很多大型煤企订单也在增多,预示后续港口到港拉煤船舶数量上仍会保持高位。如果铁路给力,积极发力、增加调进的话,北煤南运和下水煤形势仍会继续看好。
大秦铁路“春季检修”给港口资源调进带来很大影响,北方港口也利用这段时间,“见缝插针”的检修自己的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迎战即将到来的运煤高峰。由于铁路部门的运输为半军事化的运输,每天、每旬、每月均要按照年度运输计划源源不断的将煤炭运往北方港口接卸。而“开天窗”集中修通常被业内人士判断为最好的“控制煤炭调进”的机会。因此,这一轮检修给沿海地区煤炭市场还是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前段时间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消化了电厂的部分库存,同时,减少了北方港口的存煤数量。大秦铁路的春季“集中检修”工作于4月6日开始,将持续到4月30日,共计25天,每天检修时间为3小时,但实际影响港口进车时间、长达5个小时。据港口工作人员介绍,秦皇岛柳南站对应的六、七、九煤炭公司每天上午8点到中午13点,进车很少,检修期间给环渤海各发运港煤炭库存带来大幅下降。
根据检修前半程进车情况计算,检修期间大秦铁路的煤炭运量每天减少23万左右,减少北方主要接卸港口(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的煤炭运量15万吨。其中,减少秦皇岛港的煤炭运量约为8万吨。截止4月22日,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已经从4月5日的595万吨下降至466万吨。预计检修工作的后期,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将进一步下降至430万吨的偏低水平,曹妃甸港的煤炭库存将进一步下降至300万吨的偏低水平,国投京唐港的煤炭库存将进一步下降至100万吨的偏低水平;各大港口存煤减少,有利于增强煤炭企业的话语权,促使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企稳回升。
海运费价格情况,从部分航运企业的统计数据来看,海运费已经趋于平稳。根据当前的报价,以秦皇岛为起运港到华东航线运价方面,2-3万吨船舶到上海为31.1元/吨,与上周相比增长0.2元/吨;到张家港为33.5元/吨,与上周相比上涨0.4元;4-5万吨船舶到上海为28.8元/吨,与上周相比增长0.8元/吨;5-6万吨级船到广州为40元/吨,与上周相比上涨0.5元/吨;海运费基本止跌,大部分航线价格略升。但是,受国内航线散货船舶数量增加;铁路检修期间,北方港口资源紧张;船等货时间延长等因素影响,近期海运费将保持稳定,涨幅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