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在经济下滑、行业去库存进程中,上周五的几近跌停板走势,直接吞噬了4月中上旬的全部涨势。煤焦钢上下游整体形势有所改观,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出现企稳特征,价格重心小幅上移概率较大。
焦炭市场去库存进展缓慢。在需求不佳背景下,通过行业内集中限产以便人为实现供需格局弱平衡成为“托底”最后手段。1月份以来,受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影响,独立焦化企业开工率下滑,至3月底,降至阶段性低点,其中产能小于200万吨的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约70%;100万-200万吨产能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约71%;产能大于200万吨的焦化企业产能利用率约84%,均较年初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而进入4月份,随着市场企稳预期提振,加之企业供给刚性影响,焦化企业开工率再度回升。目前,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在76%左右,处于正常开工水平。在整个行业话语权缺失和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焦炭开工上升对价格企稳有不利影响。未来价格一旦走强,供给无疑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回升,从而压制焦炭价格上行空间。
随着钢材市场去库存持续推进,钢厂价格出现季节性反弹。以上海三级螺纹钢为例,3月中旬以来,价格累计上涨220元/吨左右,涨幅达到7%左右。一方面原因,春季开工推动和经济活动的日渐活跃,推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原因,贸易环节去库存化较为顺畅,导致价格对终端需求更为敏感。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国内重点城市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总量为1804.03万吨,相比上周同期下降76.98万吨,下降幅度继续增强。钢价反弹继续推动钢厂盈利回升,预计钢厂生产节奏将开始加快,高炉开工率有望低位反弹。
炼焦煤需求依然萎靡。从市场现状看,国内炼焦煤价格下行风险已集中释放,市场有望弱稳阶段。但考虑到经济总量下行叠加改革继续推进的宏观背景,及4月初国内大矿仍集中下调了炼焦煤出厂价的行业政策,4月份炼焦煤趋势性上涨条件尚不具备。此外,进口市场表现不佳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拖累。数据显示,上周美国、俄罗斯进口主焦煤价格都有所下滑,国内焦煤平均价格也再度下滑8元/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