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以前每家都有一个煤炉子,冬天取暖时脏不说,还不安全,取暖效果也不好。现在家里用上了电炉子,政府还给补贴,干净安全又实惠。”说话的是北京什刹海街道柳荫街居民张广信。日前,记者随京津冀三地大气污染防治采访团一行在北京采访时了解到,该市实施平房煤改电工程,消灭了家庭“小烟囱”。
张广信的家是小四合院,由于是老旧平房,地段不适合集中供暖,过去他和邻居只能靠土办法烧煤炉取暖。张广信告诉记者,煤炉土法取暖让屋里经常落上一层灰,取暖效果还不好,更严重的是,还曾发生煤气中毒。
2007年,张广信家进行了煤改电工程,用了几十年的煤炉被淘汰了,换成了储能式电热炉。记者在他家厨房及卧室等地方,看到几个类似暖气片的东西,这就是他们家的“小太阳”:他们一般晚上9点至凌晨6点充电,因为这时可以享受到每度三毛钱的波谷电价;电炉有储能功能,白天可以继续释放热能,可以让屋子里一整天维持在18摄氏度以上。
电能“小太阳”带给居民的还有经济实惠。张广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电炉时每个炉子政府补贴1200块,烧炉子用的是波谷电价,政府还另外给每度电两毛的补贴,也就是说,每度电仅花一毛钱,这样算下来,每年取暖费用仅需六七百块,原来烧煤时,取暖费用是两千多。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已完成城市核心区20多万户平房煤改电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