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转载自互联网
焦化行业“欧佩克”首提涨价,行业洗牌已难避免就在上周,素有焦化行业“欧佩克”组织之称的山西焦化企业联盟远赴青岛,召开了今年以来的第一次企业成员会议。
会议主要议题就是提议“上调焦炭价格50元/吨”。而在此之前,2014年春节过后,山西地区的焦炭价格已经跌至7年来最低。由于钢铁行业在今年4月份出现了回暖迹象,所以华北地区的部分钢铁企业已经认同了本次焦企提价。但长远来看,由于山西省焦炭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自金融危机以来仅靠炼焦的副产品得以维生,所以行业洗牌已经难以避免。焦炭行业多“硬着头皮干” “面粉比面包还贵”——在市场经济学中,这是一种违背常理,且不可持续的状态。但在山西焦化行业,这样的情况不仅存在,而且已经持续了数年。
自2007年到今年4月初,山西地区的焦炭价格跌至7年来最低,临汾等地的二级冶金焦炭价格只有835元/吨左右。这样的价格甚至比不上同期山西地区焦煤1200元/吨左右的出厂价,而焦煤正是焦炭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主原料“面粉”。通常而言,1吨焦煤才能生产0.7吨焦炭。这样的情况,自2009年末已成为山西省焦炭行业普遍现象。相对于2009年春夏之际,山西省焦炭近3000元/吨的高点,如今的焦炭价格可谓跌至了谷底,为近7年来最低。
事实上,目前山西省的焦炭企业绝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盈利者寥寥无几,全省可能也不过一两家。”一位山西焦化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告诉记者。
由于焦化行业的特殊性,焦炉一旦生产就不能停,否则动辄上亿元的炉子就会报废。所以,山西省的焦化企业虽然亏损,但“硬着头皮干”是惟一选择。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尽量延长焦炭的结焦时间,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压减产量,减少亏损。而“压产保价”也正是近4年来,山西省焦化行业所提及最多的词。山西焦化企业联盟发声面对价格跌至7年来新低,在4月底的最后一个周末,突然有消息传出:山西焦化企业联盟已经召开会议,提议焦炭提价50元/吨。
在2007年,山西省的焦炭产量在全国居首,出口额更是全球最多,彼时焦炭是山西省惟一在全球贸易中具有价格话语权的工业品。正是在那一年,山西省大型焦化企业,联合河北、山东、陕西、内蒙古、河南等省区的主要焦化企业,组成了山西焦化企业联盟,联盟企业数量达到200余家。被业界视为焦化行业的“欧佩克”。也就是说,它的决定具有相当影响力,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呼声。
除了焦炭价格跌至谷底,此次联盟发声提价的另一个背景是,今年3—4月份,国内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好转,行业呈现回暖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钢厂增加产量,进而造成对焦炭的需求较为旺盛。所以,近日钢企采购量也出现大幅增加。卓创资讯焦炭分析师张源分析认为,“今年第一季度焦企普遍亏损,在近期钢企盈利有好转的情况下,焦企涨价意愿强烈。”
河北焦化协会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有焦化企业试探性提出焦炭出厂价上涨30元/吨,且部分钢厂接受了涨价。从焦炭期货市场所反映出的风向看,“国内焦炭主流市场运行稳健,焦企提价意愿强烈,部分钢厂提高接收价格心理预期,市场成交良好。”而2014年9月的焦炭合约价格也出现走高,超出了目前市场焦炭成交价。所以,分析认为,此次焦炭提价应当较为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