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搜索
查看: 1778|回复: 0
收起左侧

产业园区:平煤神马转型发展的“实验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5 15:09:44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编者按:调结构、促转型是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十几年来,集团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探索与实践的步伐。从“三个转变”战略构想的提出,到四大核心产业板块的打造,实现了煤炭就地消化,延长了产业链;从“大尼龙”战略的实施、“三大产业园区”的建设,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等,集团发展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与空间。然而,转型不易,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为不断总结集团转型升级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企业进一步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新方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本报即日起推出一组集团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6月7日,记者在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内看到,集团围绕帘子布产业发展新建的3万吨帘子布项目、1万吨浸胶帆布项目正在紧张施工。据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项目是集团推进“退城进园”、实施“大尼龙”战略的重点工程。

    按照相关规划,集团到2016年将完成帘子布公司整体搬迁工作,以一流的技术装备、一流的效率效益,打造尼龙产业升级版。届时,集团将实现尼龙6、尼龙66协同发展,尼龙总产能翻番,建成中国最大、百万吨级尼龙化工基地,年可新增收入140多亿元。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给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明确方向。以此为引领,集团加快结构调整,精心布局多个产业园区,全力耕耘企业转型发展的“实验田”。

    告别“蛳螺壳” 广阔天地可作为

    “利用‘退城进园’政策进行异地搬迁,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生的机会,我们必须抓紧推进。”6月6日,开封东大有关领导谈起异地搬迁,很有紧迫感地说。

    开封东大是一家有着近60年发展史的老企业。近几年,随着开封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该公司被城区包围,安全、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再加上受全国氯碱行业产能过剩和自身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少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

    与开封东大一样,集团部分企业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集团有关领导指出,“退城进园”是城区工业企业实现迅速发展的契机。多年来,受城区的空间限制,集团部分企业只能“蛳螺壳里做道场”,施展不开拳脚。

    集团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后认为,集团部分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退城进园”后,将获得扩大产能所需的充足用地,同时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将有所下降,老厂区土地的出让能带来资金优势,此外还会享受到市、县、乡各级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得到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广阔天地。

    以“三化”布局 打造企业转型升级版

    利用“退城进园”政策,在产业布局上,集团领导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高起点、发展分步骤、整体上规模”的原则,以“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为路径,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品高端化、产业园区化、要素集聚化,努力实现产业升级、装备升级、技术升级和环保升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地理因素,集团先后谋划并建设了开封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叶县尼龙化工产业园、朝川焦化产业园、首山焦化产业园。

    新材料是集团近几年重点布局的产业。为了实现产品高端化,集团在开封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规划了19个重点项目。其中,2013年至2020年计划实施9个项目,重点建设离子膜烧碱、氯乙酸等项目。按照规划,华瑞新材、开封兴化、新大新材、开封炭素部分单位和开封东大都将进驻该园区。

    围绕煤炭主业及下游产业链条,集团大力建设煤焦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最大限度地放大资源价值。以首山焦化产业园为例,该园区包括年产300万吨焦炭、30万吨煤焦油加工、10万吨苯加氢、1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2.5亿立方米制氢、4万吨电极焙烧、5万千瓦时干熄焦发电、1.2万千瓦时废气发电等项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能源、资源循环体系。目前,该园区的煤气、煤焦油、粗苯、氢气、氨、硫黄和废气等全部实现循环利用,成为环保、节能、循环的绿色示范经济园区。

    实现要素集聚化是集团推进“退城进园”的重要目的。叶县尼龙化工产业园是集团“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工业园区。该产业园对于集团加快做大尼龙化工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早日建成百万吨级尼龙化工基地,打造技术含量高、循环经济特征明显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产业园建成后,将依托平顶山市独特的资源,发挥集团技术、管理、人才、装备等优势,利用苯、氢气等资源,在做大做强集团尼龙66产业的同时,进军尼龙6产业,进一步巩固集团尼龙66产能亚洲第一,工业丝、帘子布产能世界第一的地位。

    借助“退城进园”的机遇,神马股份正在筹备把帘子布公司东厂区、化纤织造公司和材料加工公司搬迁至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从而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述企业完成搬迁后,将与集团正在建设的己二酸己内酰胺项目以及已经建成的2万吨帘子布项目一起,为集团打造集约化、高水平的尼龙产业新基地增添助力。

    此外,集团将进一步优化布局,开通叶县尼龙化工产业园和首山焦化产业园之间的便捷通道。集团将从首山焦化公司铺设输气管道,把该公司从焦炉煤气中制取的氢气直接输送到叶县尼龙化工产业园。此举不仅可以使叶县尼龙化工产业园的氢气使用成本由原来的每立方米2.3元降低到每立方米0.8元,还可以使整条产业链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凸显“园区效应” 园内“开花”内外香

    通过近几年的辛勤耕耘,集团转型发展的试验田里如今已经“鲜花”怒放。芬芳的“鲜花”不仅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还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达到了园内“开花”、内外都香的功效。

    6月5日,首山焦化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不断实现产值翻番。去年,在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多亿元。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近40亿元。据了解,即便如此,该公司还没有真正达到布局理想值,很多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如果所有项目建成投产,该公司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这里虽然离家远,但是工作条件好,每天都有班车接送。此外,我在这里拿的工资比在帘子布公司高。” 6月3日,帘子布发展公司卷绕工郑文鹏说。

  帘子布发展公司投产后,生产效率比帘子布公司提高30%以上,职工收入也随之提高。帘子布发展公司采用帘子布公司自主研发技术,生产高性能锦纶66浸胶帘子布,装备和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园区效应”不但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社会效益。随着老企业从城市的中心地带搬迁出去,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周师傅是居住在飞行化工公司原址附近的居民。以前,该公司生产时,由于气味大、噪声大,他每晚都睡不好觉。该公司搬迁后,他的睡眠质量提高了,血压降下去了,心情也不烦躁了。  

    据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有很多项目还在筹建阶段。这些项目建成后,集团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将释放出不可估量的能量。未来,为了更充分地发挥三大产业园的优势,集团将把改造、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实现企业转型升级。集团将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工艺、技术,实现全过程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零排放,使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不想打字就选择快捷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GMT+8, 2025-4-6 09:08

Powered by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2024-2099 Meng.Hors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