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 马后炮化工论坛 转载自互联网
近年来关于用煤还是用气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董事长陈祥恩认为,煤炭是通向新能源的桥梁,我们解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问题,依然要长期把落脚点放到煤炭身上。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目前的中国,没有任何一种能源可以替代煤炭,我们要做的不是取消煤炭、替代煤炭,而是抓好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这需要从两个环节努力:
一是煤炭供给环节。
陈祥恩告诉记者,煤炭的供给由净进口和生产两部分组成。因此,首先要保证煤炭进口环节的清洁高效。
据陈祥恩介绍,自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煤炭需求快速增加,特别是在煤炭进出口关税政策的支持下,进口量逐年大幅增加,但是劣质煤进口量也增长较快,不仅对煤炭市场产生了影响,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
因此,按照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原则,尽管需要继续鼓励进口煤,但不是鼓励所有品种的煤炭进口,而应该鼓励进口优质煤,控制劣质煤进口。为此,他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第一,研究制定差别化的煤炭进口关税政策,实行劣质煤高进口关税、优质煤低进口关税;第二,加强对进口煤炭产品的商品质量检验,禁止高灰分、高硫分、含有有害物质的劣质煤炭进口;第三,将褐煤纳入法定检验目录等。
其次,保证煤炭生产环节的清洁高效。
陈祥恩指出,受资源赋存条件制约,我国低劣质煤产量比重逐年提高。由于我国商品煤质量标准缺乏或不健全,导致大量劣质煤进入市场消费。劣质煤直接燃烧和使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煤炭生产环节,应该加强清洁安全工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在开采环节,加强煤炭开采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尽可能做到绿色开采,降低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做好矸石回填、采空区和沉陷区治理等;在洗选环节,鼓励和支持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脱灰,鼓励原煤全部入选,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促进煤炭洗选加工现代化;在销售环节,推进煤炭计量方法改革,鼓励开展褐煤提质加工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褐煤产品热值和利用价值;从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方面,尽快研究制定国家商品煤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全国商品煤标准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煤炭产品的标准化和系列化,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奠定物质基础;国家应出台扶持政策,对煤炭绿色开采技术、褐煤提质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予以支持,对煤炭企业开展沉陷区治理和资源枯竭矿区的采空区治理工作予以支持。
二是保证煤炭消费环节的清洁利用。
陈祥恩告诉记者,鉴于煤炭的自然属性,既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原料。而这首先要保证煤炭作燃料时的清洁高效利用。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将清洁燃煤发电技术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加大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示范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在项目核准、金融、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电厂开展清洁燃煤发电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
第二,加大对新型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大科研投入,集中优势技术力量、科研资源,加强协同攻关,重点突破高效、清洁燃煤发电关键核心技术。
第三,大力发展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燃煤发电机组,优化升级中小燃煤机组,加快淘汰落后燃煤机组,加快推进实施燃煤电厂脱硫、脱销、除尘改造工程。
第四,鼓励煤炭企业发展煤电、煤焦化一体化项目,支持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和煤矸石电厂,促进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其次是保证煤炭作原料时的清洁高效利用。
考虑到我国油气资源匮乏的现实情况,应更多地发挥煤炭作为工业原料的优势,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相关产业,推动这些关联产业的发展。
因此,站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在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同时,应紧密结合我国能源资源赋存特点,立足国内,重新审视和明确煤炭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洁净煤技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挥优势资源作用,打造煤炭升级版。
陈祥恩指出,在这方面,我国可以做的工作包括:
第一,研究制定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煤炭消费结构,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我国能源长期安全稳定保障能力。
第二,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理论和关键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支持洁净煤技术、高效转化技术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
第三,调整产业政策,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适合的区域,对一些技术条件比较成熟、区域环境容量比较大、各方面条件具备的煤炭企业,优先批准一批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大型煤炭清洁利用和转化项目,有序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有效替代油气资源,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
|